首页 > 法治 > 法纪监督 > 正文

成都司机被交警殴打身亡 警方成功扭转舆论风向

文章来源: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30 11:01:35

  3月14日晚,四川成都发生一起车辆冲撞交警检查卡点导致司机死亡的事件。15日,当地警方进行了警情通报。16日,“@新京报”发布快讯称,涉事司机被执法交警击打后死亡。警方执法行为是否导致司机死亡迅速成为舆论焦点,引发公众高度关注和大面积讨论。之后,该篇报道因内容表述不当被快速删除,但是警方自媒体仍针对报道持续批评,导致事件在自媒体持续高热。随后,涉事警方接连发布两次案情通报,媒体报道通过视频还原事件过程,成功扭转了舆论风向。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梳理舆情发展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以供参考。

 
  【舆情事件】
 
1、媒体不当报道引爆舆情
  3月15日23时,四川成都武侯公安分局官方微博“@平安武侯”发布的一则“警情通报”称,14日晚,武侯区某路口发生一起车辆冲撞交警检查卡点事件,致一名民警和两名行人受伤,肇事车辆撞上路边隔离栏后停下,驾驶员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后,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腾讯网等50余家媒体对此予以转载关注。
  16日14时,媒体官方微博“@新京报”发布快讯称,成都一轿车撞倒交警和路人司机,三名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将肇事司机打死。报道还成,已从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分局、成都市交管局第一分局等处证实,交警在执法过程中拿棍形物打人,随后,肇事司机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警方正在调查中。
  随后,“@中国新闻周刊”、“@Vista看天下”等媒体官微,搜狐新闻、网易新闻等新闻客户端纷纷转载推送微博内容,舆情快速升温,是否因交警持棍物击打致肇事司机死亡成舆论焦点,部分网民揣测官方袒护涉事交警,交警执法过度造成当事人死亡。但也有网民质疑《新京报》报道在未有调查结论、尸检报告前,就以“司机被执法交警击打后死亡”为题不妥。17时许,“@新京报”删除了该微博。
  在此之后,诸多认证为民警身份、公安官微的微博或以涉警信息发布为主的微信公众号,持续发表相关评论内容及文章,要求《新京报》就报道内容给成都公安造成的负面影响道歉,称其为“造谣媒体”“心惊报”。“@椒江叶Sir”、“@沈阳网警小胖”、微信公众号“警花猫猫”等微博微信,纷纷参与话题“#请依法处理新京报#”(目前该话题已被删除)讨论。微信公众号“警事V言”连续累计发布9篇关涉该事件的文章,包括《关于新京报不当新闻报道引发涉警负面舆情的分析》等。
 
2、警方二次通报扭转舆论走向
  16日21时许,“@平安武侯”再次发布警情通报称,14日晚,武侯区发生一起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件。经调查,当晚21时许,成都交警一分局三名交警两名辅警在设卡开展执法工作时,一辆白色无牌越野车拒不接受检查并冲撞、碾压,造成现场一名交警及两名群众受伤,在撞毁道路中间隔离栏及路边指路杆后停下。事发后,现场交警一面通知120急救,一面依法对拒不配合的肇事司机罗某某进行控制。交警在控制过程中,发现其身体出现异常,立即会同赶到的医务人员开展救治,后抢救无效死亡。该通报还表明警方将进一步调查,并接受执法监督。人民网、四川新闻网、界面新闻等主流媒体随即报道转载,“@新京报”亦很快转载了该微博。多数网民对该通报内容表示认可,认为嫌疑人已经危害公共安全,交警执法并不不当。同时,诸多网民要求《新京报》为不实报道道歉。
  17日,“@海淀路39号朱学东”(认证为媒体人)通过“@陆亚明”(认证为深圳之窗网首席执行官)发布新京报内部针对该事件所做的工作,包括2小时内快速删除微博和报网稿件、通知其他网站及时删除快讯、对内部采编人员追查批评等,还提到已就一些人挑动警察个人名义自媒体破坏媒体生态的问题,与公安部通报。该内容再次成为警察自媒体“攻击”槽点。此外,除认证与警察有关的微博外,“@共青团中央”“@四川共青团”“@共青团福建省委”等,亦发表微博质疑《新京报》的媒体公信力。部分为《新京报》“说话”的自媒体被认为发表了“洗地文”,纷纷则遭到“反攻”。
 
3、媒体还原肇事司机死亡前90分钟
  21日,红星新闻刊发报道《媒体调查成都武侯“凯迪拉克车主”死亡前90分钟》,附有此前网民提到的三段网传视频。该报道通过描述视频,采访现场目击群众、当事交通协管员、交警、医生等人的方式,还原了罗某某死亡前的90分钟。证实罗某某有涉嫌酒后驾车,激烈反抗交警控制,在冲撞交警卡点前曾拿工具打砸一运渣车等行为。报道指出,检方已介入,罗某某死因暂时未知。警方已立案调查运渣车被打砸的原因。网民跟帖表示认可交警执法行为。
  23日18时21分,“@平安武侯”发布第三次案情通报,认定犯罪嫌疑人罗某某涉嫌毒驾。此事发生前,其与两名同伴为强取工地施工权,在工地打砸运渣车后逃逸。通报显示,另外两人已被刑拘,武侯区检察机关就罗某某死亡原因已依法委托四川华西法医鉴定中心进行鉴定。该通报获得较高舆论认可,多数跟评网民要求“@新京报”回应道歉,仅有极少数网民仍表示质疑。此外,需注意的是该通报中将“随即”写成“庚即”,将“抓获”写成“挡获”。截至3月29日11时,相关新闻网站转载累计达1424篇,微博5400余条,微信文章330余篇。
 
【舆情解析】
 
1.官方首次通报未提“死亡”直接导致舆情爆发
  官方首次通报内容虽也受到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但因标题中未提及肇事司机死亡相关内容,未能引发广泛关注。官方通报内容未能保证信息的全面、有效,没有提及肇事司机的死亡原因这一关键点,对于舆情高风险燃点预判不足。通报中仅是提到“肇事车辆撞上路边隔离栏后停下”,随即称“驾驶员经抢救无效死亡”,容易让人认为司机死亡与撞上隔离栏有关。而当《新京报》的误导性报道出现之后,令官方通报内容上的缺失被解读成“故意”,不仅给公众留下诸多猜想空间,也成为舆情爆发的直接诱因。
 
2.涉警察执法规范化再触舆论敏感神经
  近一年来,涉警察执法不规范事件频繁进入舆论视野,公众对同类事件的敏感度不断提升。每出现一起带有争议性质的舆情,皆能迅速挑动舆论,令公众聚集涉事警方执法规范方面。涉事警方稍有“怠慢”,便被质疑包庇袒护自己人。本案中,《新京报》新闻报道带有“执法交警击打后死亡”等字眼,令不少网民与之前类似的“雷洋案”等经典案件相联系,质疑交警是否执法过度导致司机死亡,“类案串联”效应再次出动舆论敏感神经,令舆情彻底爆发。
 
3.警方自媒体批评《新京报》令舆情高热
  17日至21日,本是官方信息的真空期,但该时段却因警方自媒体对《新京报》的批评,致舆情在微博、微信上保持了高热态势。警察自媒体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评论涉警舆情的热情。部分有影响力的微博微信帐号以专业角度的跟评内容,引导网民理性发声。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