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要闻 > 正文

战机刚起飞即撞鸟群 避开闹市实现载重超极限着陆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9-03 11:47:58

海军某舰载机团特级飞行员袁伟危急时刻尽显——

英雄本色

袁伟准备驾机起飞。邓  露摄

  摄像机镜头忠实记录这一惊心动魄的时刻——

  起飞不到一分钟,鸟群撞向歼-15战机,腾起浓烟和火焰。

  此后,急促简短的报告声不断传出——

  “撞鸟了”“左发漏油”“发动机起火”“高度上不去”“起落架无法放下”……

  夏季的一天,在飞机满载油量、高度极低、超重着陆起火的凶险情况下,面对一系列叠加的险情,袁伟驾驶“飞鲨”战机,与塔台、僚机密切配合,经过100多次零失误操作,依靠单发将着火的战鹰安全降落。

  当初的空中惊魂,已归于平静。渤海湾某机场,战机的轰鸣声不时传来。在这支涌现出“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的英雄部队,战鹰一次又一次冲向海天之间。

  目送袁伟和战友们驾机起飞,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政委张中明语气坚定:“事实证明,我们是一支经得起摔打的部队!”

  历 险

  “当时感觉整个飞机重重地撞了一下,机身咚咚咚地颤抖不停!”回忆起那一幕,袁伟非常平静。

  回看视频录像,当时的氛围却很紧张。

  那天,袁伟驾驶着歼-15战机刚离地开始转向时,突然有鸟群从左边飞扑而来,与袁伟的战机左发动机相撞。

  飞过9种机型、取得航母飞行资质认证的特级飞行员袁伟,第一次遇见所有指示灯同时告警的特情。

  塔台指挥室里,大家心里明白:今天的训练课目,每架飞机加油数吨且挂载导弹,一旦火苗引燃油箱,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的战鹰,无异于一枚已经引燃、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

  “保持好状态,改平坡度。”塔台指挥员、海军某舰载机团副团长卢朝辉果断下令。

  “关闭左发!”“左发停车!”危急关头,袁伟迅速恢复冷静,接连作出判断,随后作出了一个让大家吃惊的决定——操作飞机开始小坡度右转上升。

  “跳伞!赶紧跳伞!”这句话几乎憋在所有人的嗓子眼儿。

  但袁伟只有一个念头——避开城区把飞机飞回去。

  此时,由于飞机刚起飞,速度和高度都不够,在发动机起火的情况下继续直飞,很可能因升力不足直接坠机,而左边是山峰,左转极有可能直接撞山。

  袁伟第一时间右转的操作,为后续处置赢取了机会。

  在袁伟后面的僚机跟了上来。目睹了前机撞鸟的特情,飞行员艾群驾机迅速占据袁伟座机侧后上方,实时监控受损战机状态、火势情况等。

  “右发未见明显损伤,无起火拉烟。”这个关键的报告,让卢朝辉下定了决心:“检查右发温度状态,开加力!”

  听到身后僚机的实时情况通报,袁伟深吸一口气,集中精力,改坡度、开加力,飞机缓缓上升。

  此时,战机左发尾后的白烟清晰可见。袁伟如同坐在点燃引信的“炸药包”上……

  抉 择

  驾驶起火的战机,袁伟小心翼翼地选择最佳的着陆方案。

  与此同时,地面塔台根据特情处置预案,一套航程最短、航时最短的安全着陆方案快速形成:对准跑道实施正常着陆!

  这是对飞行员最稳妥的操作,即使失败,也有足够的时间和高度跳伞求生。但在这条航线的延长线上,是人口密集的驻地市区。

  如有不测,就相当于把一枚炸弹空投到闹市区。

  “调转航向,由南向北,对头着陆。”卢朝辉脑海中飞速盘算过多种方案,最终下达了一连串指令。同时,卢朝辉命令僚机飞行员艾群时刻关注袁伟战机动态,将处置判断风险降到最低。

  对头着陆,不利的侧风更增添了袁伟着陆的危险系数。而空中多滞留几分钟,危险性就多了几分。

  “起落架无法放下!”袁伟报告。由于左发停机,液压系统被切断,起落架一时无法正常放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危险在一步步增加。

  此时,应急放起落架是最佳选择。但一旦这样做,飞机速度将受到影响,高度也会下降,而下面就是某机场大厅和村庄。按照塔台指挥员卢朝辉的指令,袁伟先放弃应急放起落架这一难得机会,极力控制着战鹰。

  有艾群的信息指引,袁伟靠着多年的技术积累,果断按照单发超重着陆要领,最终放下了起落架,控制飞机状态,沿着跑道中线稳稳地滑向跑道尽头。

  排 险

  未等战机完全停稳,紧随其后超低空飞行的艾群通报:“左发火势增大,火势增大,尽快离机。”

  发出了这条信息后,艾群才调整飞行姿态,驾驶僚机从塔台前飞过。

  袁伟打开座舱盖、解除安全带,跃下了3米多高的机舱。

  “好样的!”卢朝辉禁不住喊出了一嗓子。

  这时飞机左发火势迅速蔓延,小火变成大火,火焰随时可能烧漏油箱,引起飞机爆炸。

  此刻,消防车呼啸着冲上前去,机务官兵与某场站官兵携带消防器材也冲向了着火的战机。

  该场站四级军士长靳许磊、上等兵陈志强奋不顾身,迅速爬上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飞机。

  舰载机团机务分队长王目军,担心干粉灭火剂和消防水喷溅到座舱会损坏设备,于是冲上登机梯,快速清理座舱,立即关闭舱盖。当他从飞机上下来的时候,整个人被粉尘覆盖,变成了“雪人”。

  舰载机团副团长崔节亮、机械师吴月、机械师韩笑,不顾个人安危,贴近飞机,贴近发动机部附件,贴近燃烧点,按流程逐系统查找暗火点、检查油路、查看燃烧状态……仅用10多分钟,地勤官兵就将先后2次复燃的飞机完全降温,扑灭全部明火、暗火。

  塔台副指挥员、某部参谋长黄汗清说:“这次特情,处置完美,创造了战机撞鸟起火、载重超极限着陆、低高度、单发着陆等多种危险叠加下着陆成功的航空兵特情处置奇迹!”(本报记者  陈国全 通讯员  侯 融 王  晶)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