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一年级小学生的暑期计划表:从早8点半到晚9点,从周一到周日,除了吃饭睡觉,都辗转于各种培训班,有语文、数学、英语,也有轮滑、游泳、篮球……丰富多彩,“日理万机”,学校生活与之相比,简直太轻松了。
暑假怎么过?在很多家长看来,查漏补缺、“弯道超车”,比傻玩两个月好得多。别人都在学,自己不努力,等到9月一开学,恐怕哭都来不及。这种大环境下,让孩子过一个自由的暑假,做一些“浪费时间”的事,简直是家长的失职。甚至只求付出,不问收获,都会被认为是效率低下和疏于管理。于是,报识字班前,先要老师承诺能认足1000个字;报英语班前,先确保教学目标是自如会话300句;报篮球班前,先预计水平能提高多少……如果带孩子旅游,回来不做幻灯片、不写游记,简直是“白去了”;让孩子读课外书,读完没写读书笔记,更是“白读了”。
目的性强,不是坏事,毕竟,有的才能放矢。但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目的性,可能看到了孩子的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并没有看到孩子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人生是场马拉松,对低幼儿童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这个时期是思想和体验的“蒙昧”阶段,是梦想的编织时期,需要很多“无意义”的尝试,以确定一生的兴趣所在;需要很多时间的“浪费”,以形成一生的基调和底色。作家莫言曾说,直到现在,自己动用的还是20岁以前积累的生活。那时,他牵着两头牛放牧,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云,听树上的鸟叫,细细体味青草生长的声响,“这种跟大地接触的机会,这种很长时间孤独地跟动物在一起的状态,都让我想入非非。”
在现在很多家长看来,莫言简直是“虚度光阴”,可正是这“虚度无用”的时光,成就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为后来造就一部部文化作品扎下了根基。如果当年的莫言如今天行色匆匆的孩子,能有足够的时间幻想吗?他还会是那个莫言吗?
很多时候,人生的付出,有的是“有用之用”,比如识字班中认的字,数学课上学的题,升学考试,十分有用;有的却是“无用之用”,比如蹲在路边看蜗牛慢慢爬,躺在草地看白云轻轻飘,宅在家中做喜欢的小手工,漂在海上让思绪“云卷云舒”……往往让人生充盈丰满的同时,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给暑假一点留白,多点“无用之用”,不是放松要求,而是为了更好地成长。我们不是拒绝孩子“比学赶超”,因为凡是脱离竞争环境谈“减负”,都是不切实际的。只是希望家长能认识到“玩”的价值,哪怕不能全程“自由”,也起码安排一定时间让孩子玩好。很多时候,玩得好才能学得好,一味追求高效率,不但违反了儿童特别是低龄儿童的认知规律,而且欲速不达。这两天,有条新闻很热,一个高中生凭借精湛的折纸手艺,折服了大学自主招生考官,被降60分录取。试想,如果他“心无旁骛”地专注学业,这折纸的“无用之用”又从何发展呢?
“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好像一架子书中的教材教辅和“闲书”。“有用”的教材教辅,可能升学之后就被抛弃,在时间流逝中渐渐淡忘;“无用”的“闲书”,反倒可能成为一生的伴侣,让人从中汲取长久的温暖和启迪。对很多孩子而言,机械重复的“有用之用”,往往带来疲倦、无趣和厌烦,扼杀的是创新创造能力;孩子们喜欢的“无用之用”,才是真正的乐趣、爱好所在,更容易为未来成才埋下希望的种子。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