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多地接连出现散发疫情 冬季疫情防控难在哪儿?
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李亚南)继11月初新疆局地疫情首次实现病例零新增后,上海、天津、安徽、内蒙古又接连出现十余起散发病例。零星“疫”火为何不绝,当前疫情防控主要面临哪些难题?
面对严峻的国际疫情防控形势,“人、物”同防外防输入的重要性被中国官方及专家学者屡次提及。
天津市疾控中心近日对该市多例病例呼吸道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当地此前一例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序列一致,该无症状感染者系滨海新区杨北物流园搬运工人,感染的病毒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因此,基本判定多起病例均与进口冷链食品相关。
实际上,因此前北京、大连、青岛疫情均曝出与冷链相关,有关部门早已逐步加强冷链环节的疫情防控。日前福建、湖北、甘肃、山东等多地又曝出从冷链环境中检出新冠病毒后,各地已纷纷加强从进货到消费终端的冷链食品防控。
然而,要做好“物传人”疫情防控,需要关注的还不仅仅是冷链。
上海市疾控中心23日透露,日前当地确诊的一例病例,与在安徽确诊的另一例病例同为上海浦东机场从事货物搬运的工友,两人曾于同一日共同进入并清理过一个来自北美地区返沪后的航空集装器。暴露时间到发病时间符合发病潜伏期,同时两例病例基因高度同源,与北美流行株高度相似,提示感染来源为境外输入。
“进入冬季以后,所有国际货运环境类似于夏天所说的冷链,冬季低温造成‘非冷链’趋于‘冷链’效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受访时指出,近期国际疫情严重,境外货品被污染风险大,且冬季气温低,病毒在物品表面存活时间会延长,接触这些物品感染风险随之增加。因此,进口非冷链货品也要按冷链标准管理,坚持货品采样检测、人员定期筛查。
冬季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作为阻击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线,各地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门诊的布局也至关重要。
上海近日一例病例在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后确诊,该医院院感防控到位,后续排查和检测结果发布迅速,当地疫情防控和市民生活井然有序,一系列操作被网友称赞为淡定从容的“上海样本”。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在多个场合强调,要跑到病毒前面,起跑速度一定要快,而起跑线就在各个城市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门诊。包括北京新发地、大连、上海浦东等地的多起疫情的首例都是在发热门诊发现。
“上海在今年上半年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扩大了上海市的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门诊的布局。”张文宏说,一个城市有网格化的发热门诊,建立了敏感的发热门诊体系,就能够及时找到第一次发病的病人。
针对未来中国疫情形势,官方近日多次指出,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未来要强化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以及春节假期前后疫情防控。
张文宏在谈及“冬季多地现本土病例后的抗疫新态势”时表示,从防控效果来看目前的疫情都在可控范围,并未有连续性的社区二代病例发生。未来防疫挑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可能会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寻求最具成本效益比的抗疫策略。当前防疫策略的探索越多,未来全面控制疫情并且维持社会生产生活常态化的把握就越大。(完)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