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正文

澳大利亚小伙去世一年,却把生命延续在他热爱的中国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09 17:10:59

  新华社重庆4月9日电 题:澳大利亚小伙去世一年,却把生命延续在他热爱的中国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周文冲

  27岁,多么灿烂的年华,澳大利亚青年菲利普却将自己的青春永远定格在这个年华。然而他并没有真的“离去”,他的生命以另一种令人尊敬的方式,延续在远离故乡万里之外的中国。

  当噩梦来临

  清明节前,一对澳大利亚老夫妻相互搀扶着,走入重庆璧山郊区一处墓园。在这里,当地人为他们去世的儿子菲利普立起了一块纪念碑。一年前,菲利普去世后捐献器官,让5个中国人获得新生。

  想念爱子的老夫妻,手捧一束鲜花,站在碑前。照片上的菲利普怀抱着一只中国“国宝”大熊猫,带着那个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微笑。

  夫妇俩抚摸着纪念碑上的照片,轻轻亲吻着,啜泣着。菲利普的父亲告诉记者,虽然爱子长眠在异国他乡,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他,菲利普的名字将永久刻在这座位于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内纪念碑上,这样他觉得,儿子以这种方式和这片他喜欢的土地拥抱在一起。

  十多岁时,菲利普在家乡参加“汉语桥”比赛获胜,得到去中国度假的奖励。这次旅程让他相信,他的未来将和中国紧密相连。2013年,菲利普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随即登上飞往中国的航班,重返这个他无比喜爱的国度。

  在重庆生活的5年期间,菲利普找到了一份英语外教的工作。每天快乐的工作和生活,让他深深爱上这座城市。可噩梦就在此时来临。

  2018年5月,糖尿病并发症来势凶猛,菲利普的生命岌岌可危。躺在重症加护病房,依靠药物和呼吸机辅助维持生命体征的菲利普,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他无法知道,自己的父母、姐姐、哥哥已经从千里之外匆匆来到他的身边。

  艰难的抉择

  最终那一刻,一切抢救努力已成徒劳。

  眼见儿子生命无法逆转,菲利普的父母在悲痛之余,做出一个决定:捐献儿子器官去挽救别人的生命。

  “作为父母,我们不想这么做,可这是菲利普自己生前的意愿。他曾经说过,如果有那么一天,他愿意捐献出所有有用的器官。”父亲彼得说,他要完成儿子生前的愿望。

  经过医院专家团队严格的脑死亡评估和伦理审核,在重庆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帮助下,菲利普的父母详细了解了中国器官捐献的法律法规和捐献流程。最终,他们在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法律文书上签下名字。

  在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全程见证下,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器官获取组织成功获取了菲利普捐献的1个肝脏、2个肾脏和1对眼角膜,并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计算机分配与共享系统,成功分配和移植给了5名中国患者。

  菲利普的遗愿得以实现。他和中国这片土地,永远相连。

  器官获取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及时恢复了菲利普的遗容遗貌,并向他的遗体鞠躬默哀。

  中国红十字会确认,菲利普是澳大利亚公民在中国的首位器官捐献者,也是第七例外国友人在中国成功实施器官捐献者。

  “他永远在我们身旁”

  在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有3020位捐献者的名字,和菲利普一样刻在纪念碑上。

  为缅怀和纪念像菲利普一样的人体器官捐献者,自2013年起,每年3月31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都会举行全国性纪念活动,今年的活动在重庆举行。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自2010年开展以来,发展迅速,一个科学公正、符合伦理的公民逝世后无偿器官捐献体系已初步建立并稳步发展,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反响。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来自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全国已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116万余人,成功实现捐献2.2万余例,救治器官衰竭患者6.5万余名。我国每百万人口年捐献率已从2010年的0.03达到目前的4.53,年捐献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重庆市红十字会组宣部调研员秦红梅表示,以菲利普为代表的外国友人在中国实施器官捐献,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器官捐献流程和标准的认可。

  菲利普的祖国澳大利亚近些年也在努力呼吁更多本国公民登记成为器官捐献者。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海伦表示,很赞赏菲利普和他家人的义举。当我们或者我们的家人需要器官移植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所以也希望更多的人成为器官捐献者。

  站在儿子的纪念碑前,夫妇俩久久不愿离去。彼得说:“我们知道菲利普的器官仍然健康地生活在重庆,而5位接受菲利普器官的患者们的健康不断改善,对我们全家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这对老夫妻相信,他不曾离去。“我们再也不能拥抱菲利普,不能感受他的体温和温柔的亲吻,不能看到他灿烂的微笑,但他永远在我们身旁。”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