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气专家解析今年秋收秋种气象条件及影响
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郝多)进入9月,全国各地陆续进入秋收秋种关键时期。9月12日,随着中央气象台今年首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的发出,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正式启动。今年秋收秋种时段总体天气情况怎样?有哪些农业气象灾害值得关注?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信息?9月13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研级高工宋迎波。
专家: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研级高工 宋迎波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刘佳 新华网记者郝多
宋迎波(右)接受记者采访。
今秋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 需做好当前秋台风影响防御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今年秋收秋种时段的总体天气气候情况,有哪些农业气象灾害值得关注?
宋迎波:预计今年秋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北方大部农区初霜开始日期较常年偏晚,利于秋收作物充分灌浆成熟。需要关注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连阴雨、强对流天气、干旱、大风、暴雨等。
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和西南地区北部等地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可能出现连阴雨和强对流天气,对作物成熟收获有一定影响。江淮大部和江南东北部等地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对秋粮后期生长有轻度影响。另外,热带气旋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强风、暴雨,影响秋收作物正常生长和适时收获。
记者:目前秋台风接连来袭,这对秋收秋种的影响是不是很大?针对这样的天气气候特征,我们将提供怎样的服务指导?
宋迎波:今年第18号台风“泰利”和第19号台风“杜苏芮”将分别影响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将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成熟的一季稻、蔬菜、水果等收获,也会使江南、华南进入抽穗开花期的晚稻遭受“雨洗禾花”、水稻倒伏及茎秆机械损伤,影响产量。同时,对柚子和香蕉等果树、海上水产养殖、设施大棚等也将带来一定损失。
从9月12日起,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针对近期农业气象灾害提供针对性指导,并将在秋收期间每周发布两期。
针对当前台风影响,建议受影响地区及时抢收成熟的一季稻、蔬菜等作物以及龙眼、柚子等果实,尤其是低洼地带的作物更要及时抢收。沿海地区降水强度强,注意做好作物和果树田间尤其是低洼地带水道的疏通,暴雨过后及时排涝,防止田间渍水和作物受淹。同时,沿海地区海产养殖要抓紧对网箱、鱼排等进行加固,设施农业如塑料大棚等要进行整修加固,易折或易倒果树应注意立桩加固或设置风障。台风还将造成水稻茎叶损伤,利于病菌侵入,“两迁”害虫也将随台风迁入危害,应做好稻田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9月7日,在贵州省龙里县冠山街道五新村,一名农民行走在田间。 新华社发(潘希来 摄)
华西秋雨开始时间偏早 需及时收获晾晒和防控病虫害
记者:今年华西秋雨从8月下旬就已经开始,比常年同期明显偏早,华西秋雨主要影响哪些区域?对当地秋收秋种作物有什么影响?
宋迎波:目前华西秋雨主要影响区域为陕西、湖北、重庆、贵州和四川等地。持续阴雨寡照天气不利于已成熟作物收获晾晒,会造成籽粒发芽、霉变,造成丰产不丰收;还将导致仍处于灌浆期的玉米、一季稻等作物灌浆速度变缓,光合作用下降,籽粒饱满度降低,棉花吐絮不畅、裂铃困难,严重时则会引起棉花烂桃、落铃,对产量和品质提高均较为不利。同时,持续低温阴雨也将导致部分地区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另外,如果阴雨天气一直持续,还易造成田间积水,给后面的秋种备耕整地带来不便,严重时会导致冬小麦烂种、死苗,油菜出苗困难,影响农时和作物的生长。
记者: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的雨水偏多,哪些病虫害易发生?
宋迎波: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呈现偏多趋势,较常年同期偏多21.4%,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多。进入9月,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和南部、江淮北部、江汉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8成,部分地区偏多1~2倍。降水偏多将利于玉米锈病、大小斑病、棉铃虫等喜湿性病虫害发生。南方多雨寡照且受台风影响,将利于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同时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迁入繁殖较为有利。虽然8月以来全国降水呈偏多趋势,且华西秋雨开始时间也较常年同期偏早,但已经过了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因此病虫害影响也不会很严重。
9月11日,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仁首镇,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秋收时节,江西各地陆续进入水稻收割期,农田里一派丰收景象。 新华社发(徐仲庭 摄)
服务更加精细化 用户可多渠道获取信息
记者:中央气象台每年都会制作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其作用和重要意义是什么?今年的专报与以往相比,在用户体验方面有何新突破?
宋迎波:制作专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向社会、公众传递农业服务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农民朋友做好避雨抢收、农机调动、雨后趁墒抢播等各项农事应对准备。同时,国家气象中心与农业部农机化司、种植业实现信息共享、合作互动,发挥服务信息最大效益,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我们在制作专报时利用气象现代化研究成果,发挥精细化定量降水预报优势,完善秋收格点化预报客观产品,细化农事活动气象适宜指标,使服务产品更为精细化,更具有针对性。
今年,公众可以通过更多渠道,全方位获取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信息,尤其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消息,阅读更加方便、快捷。我们不仅通过《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中国气象频道-直通中南海》等电视栏目传播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信息,还利用央视网、中国兴农网、中国气象网、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报等媒体及网络平台,以专家访谈、专题报道等形式,通过网页、手机短信、报纸、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将秋收秋种服务信息传递出去。另外,今年国家气象中心还与中粮集团组成联合调查组,赴东北等地开展联合实地调研,为开展秋收农用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监测、病虫害防治等服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