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1月15日电 题:土桥村支部书记:一起干更带劲
新华社记者张海磊
深夜11点,忙完一天工作的王光辉找出两张照片,发了个朋友圈,配上文字:“有你们的支持,土桥村离梦想就不远!”照片上,是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苗和村民们一张张朴实的笑脸。
原来,当天四川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土桥村的集体经济小龙虾养殖项目要投放虾苗,不巧天空飘起小雨。“王书记,我们也来搭把手”“下雨了,大家一起干”……路过的村民们陆续加入干活的队伍。不一会儿,一百多亩地的小龙虾苗投放结束。
作为土桥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光辉深有感触:“以前,村民们很少过问村里的事,各忙各的。现在大家更团结了,干起活来也越发带劲。”
其实,村民思想观念变化的背后是近几年整个村子的变化。说起这些来,村民们无不对王光辉竖起大拇指。从返乡农民工到创业新人,再到村党支部书记,王光辉把青春奋斗在了家乡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田地因长期无人耕种而长满杂草,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荒凉破败的街道上零星能看到几个老人……这是在北京工作多年的王光辉第一次回乡时看到的景象,那个记忆中麦穗悠悠、果香浓浓的家乡早已不再,这让他内心酸楚。
随后,在资阳市委组织部的工作下,他顶住家人的压力,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
放眼整个川中平原,土桥村再普通不过。村里总共826户2447人,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没有特色产业,没有村集体经济。就连王光辉自己也没有任何从事专业种养殖和产业经营的经验。该如何下手?
种过蘑菇,养过鸭子和鱼虾,折腾一次,失败一次。刚回乡的王光辉连连碰壁。
这个时候,资阳市委组织部和雁江区委组织部把他纳入了优秀返乡人才培养计划,为他提供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帮他申请银行小额贴息贷款扶持。
2013年,王光辉建起了辉翔生态观光农业园。经过几年经营,小果园成了“特色水果种植+生态花海观光”的大农庄,面积也从70亩扩大到485亩,年产值达70余万元。
一人致富不算富。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王光辉又建起“专合社+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村民入股,盈利后村民占6成,帮助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这一年,28岁的他已经是村“两委”班子中最年轻的一员。
土桥村所在的地方地势较平,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结合在外学习的经验,同时配合全区产业规划,村里决定引进李子,王光辉开始在自家农庄试种。
第一个反对的就是父亲王友成,“没特色,卖不出好价钱,还瞎折腾”,一气之下,他把王光辉试种的李子树拔了100多株。在耐心劝说下,近200株还是保留住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李子在当地卖到10元一斤。这可让王友成后悔了。看到效益的他态度大转变,到2017年底已经是村里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如今全村发展李子已有近500亩。
2019年1月,王光辉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和村“两委”班子商定后,在土桥村打造花海观光区。“3月有桃花,4月有李花,再配套养上小龙虾,种上柑橘。”王光辉认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土桥村要利用好交通便利优势,打造乡村旅游。目前,全村已经发展起了李子、柑橘种植和小龙虾养殖产业。同时,村里正将闲置农房统一规划成民宿。
如今的土桥村干净整洁,看着近几年建起来的留守儿童“爱心学园”、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60岁的彭昌德越来越喜欢在村里遛弯了,“自从王书记回来后,村里一年一个样。”
最近,王光辉有点忙。不少在外地的土桥村人看到家乡的变化后,想回家乡发展,王光辉忙着讲解政策、介绍产业、引导参观,“乡村振兴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好的机会,希望能吸引更多有想法的年轻人回村一起干。”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