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9月30日电(记者周润健、刘惟真)总有那么一段旋律,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们永远难忘。著名作曲家王莘创作的《歌唱祖国》已经在几代人中间激昂传唱,尽管王莘已去世多年,但这首饱含着对新中国热爱与深情的歌曲却如火炬接力般,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久久激荡……
在天津音乐学院的小花园里、王莘先生的铜像前,记者见到了王莘的儿子王斌。
今年70岁的王斌是新中国的同龄人,漫步在父亲曾经学习生活过的校园里,王斌追忆起和父亲切磋谈天的旧时光。我们也在王斌的追忆中,了解了更多《歌唱祖国》这首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
“1949年我父亲参加了开国大典。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庆祝的场景,他非常激动。当时他就想,如果有一首歌,能让中华儿女激昂传唱、表达对新中国的热爱该多好!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要创作这样一首歌曲的想法。”王斌回忆说。
此后将近一年时间里,王莘创作了许多首歌曲,但一直没有一首特别满意的作品。1950年9月的一天,刚从北京购置了一批乐器的王莘,在返回车站时恰好再次从天安门广场前经过。“父亲对我说,当时他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秋风被吹得唰啦唰啦响,少先队员们敲着军鼓、唱着歌正在练习队列,这一幕一下子触动了他的心弦。”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未加思索,这几句歌词就和着曲调一同流淌了出来。“父亲当时情不自禁地唱出了声。”王斌说。
坐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王莘突然又有了灵感。王斌回忆道:“坐在火车上,父亲看着窗外的大好景色,联想到他曾渡过汹涌的黄河长江,也曾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和太行山中,感觉就像跨过、越过了祖国的高山长河一样。”“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主歌部分在他的脑海中也逐渐清晰起来。《歌唱祖国》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
“父亲当时特别兴奋,回到家以后,他一直重复着三个字——写成了!写成了!”想到父亲的激动神情,王斌的脸上也泛起笑容,“他一到家立刻把这首歌写下来了,第二天就兴冲冲地拿去报社投稿。”然而,在流行五声音阶歌曲的当时,这首《歌唱祖国》显得有点“冷门”,和一封写着“暂不刊用”的退稿信一起,被编辑退了回来。
虽然发表之路受阻,但王莘并没有气馁。他带着天津音乐工作团,到群众中间去教歌、去演出。《歌唱祖国》的首位钢琴演奏者靳凯华至今还记得这首歌曲在天津市耀华中学首演的情景。“最初没想到这首歌会这么受欢迎。演完之后,学生、老师们嗡的一下全都站起来了,有节奏地给我们热烈鼓掌,演员们都特别激动。”
首演之后,《歌唱祖国》走进了更多的学校、工厂、码头,所到之处,大家反响都特别热烈。“父亲就想,不发表也没关系,只要群众愿意唱就行。”王斌说。
“没想到,一年之后,我父亲接到了一通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有位作曲家问他,这首歌是谁写的,正巧接电话的就是我父亲本人。”王斌告诉记者。
1951年9月,《歌唱祖国》终于正式发表,从此响彻了大江南北。在许多重大活动、典礼的现场,总能听到《歌唱祖国》昂扬的旋律。
“我父亲从十六七岁起就开始做教歌员,当时是教大家唱抗日救亡歌曲。他非常爱教人们唱歌,新中国成立后,教歌这项事业他一直在坚持。”王斌说,
王斌介绍说,父亲的个子不高,他就扛上人字梯,站在梯子上指挥;乐谱印不出,他就把谱子写到小黑板上,挨个音符地教。王莘从人民中间汲取创作灵感,也将艺术作品带到人民当中,带领大家歌唱国家的日新月异、繁荣富强。
“他在大学的食堂里、农村的田野里等很多地方都教过歌,一直到他满头白发了,仍然和大家在一起。”王斌说。
王莘曾这样谈到《歌唱祖国》的创作:“我常常感觉到,这首歌不是我写的,而是群众自己的创作,我只是用音符把人民的情感记录下来。”
“父亲说,这首歌我不写,也一定会有别人写。是我创作时的感受和大家的感受恰好产生了共鸣,所以才有幸能得到群众的喜欢。”王斌说。
“今天我们唱起这首歌,仍然不会觉得过时。”靳凯华说,“它能鼓舞我们的精神、带给我们力量,让人觉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王斌凝望着父亲的铜像,“虽然父亲去了,但相信这首蕴含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歌曲一定能一直传唱下去。”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