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实习面面观
◆ 有的学生实习不是为了收获,而是将来简历上能写进这些大单位的名字,有同学反馈,大家都清楚“刷简历”很“水”,但倘若“刷简历”式的实习生比在一家单位深入实习的学生更有就业优势,以后就都不愿深入实习了
◆ 实习生实习时间短,可能工作刚上手就会离开,所以实习单位一般也不会让实习生做核心工作
◆ “我们特别希望学校能进行实习单位的过滤,因为面对良莠不齐的实习信息,如果缺乏辨识力,很可能上当受骗。”
◆ 只有实习生、实习单位和高校三者联动,才能实现实习效果的最大化
每年寒暑假,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总是会出现一些年轻的陌生面孔,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他们就是假期实习生,尤以暑期为最。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今年8月对2004名在校大学生做的一项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78.2%的受访大学生正在进行暑期实习,覆盖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其中以大三学生居多,占43.6%,这一现象耐人寻味。
为什么有这么多大学生投入暑期实习?收获怎么样?如何获得高质量实习?带着这些问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进行了深入调研。
步入社会前的“试水”
今年暑期前夕,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召开学生暑期实习动员大会,召集大三学生前来倾听往届学生的实习收获,还帮助学生推荐实习单位。
“老师说,新闻专业实践性强,要求我们通过实习把专业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该校一名在京媒体实习的李同学告诉记者,实习结束后,学校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并带着实习单位开具的实习鉴定,计入学分。
暨南大学研究生小张告诉《瞭望》新闻周刊,他们的实习也要被计入学分。根据《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未在新闻与传播行业工作满一年以上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本专业学位期间,必须保证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考核的依据为所在实习单位开具的鉴定材料,及一份本人的实习报告。”
记者了解到,对学生提出实习要求在高校司空见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会计、考古、地质、法律、新闻等,一般对学生实习会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实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掌握相关技能。”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前文提到的小张第一次实习始于大三暑期,不过是自发进行的。“当时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去实习了,看着别人去,自己也忍不住有压力和动力。”小张说,“我隐约感觉到课本上的理论、案例与新闻实践有些脱节,所以想去看看‘真刀真枪’的新闻实战是怎样的。”
像小张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有的刚读大一就去实习了。“越早实习容错率才越高。”一位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实习的唐同学对记者说,“这样就可以在多个行业或一个行业的多个岗位体验,提早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傅绥燕认为,与学校提供的育人环境不同,实习单位提供的是职业环境,有利于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过渡。这就像游泳之前的“试水”,试过了才知道水有多深,水温怎样。
对实习单位而言,尽管带实习生需要付出精力时间进行辅导,但一般单位也乐于接纳实习生。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年轻有朝气,好奇心、表现欲都很强,对新兴事物也比较敏感,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只要指导有方,不仅能帮助单位或企业填补一些工作岗位的空缺,还不失为一种良好的人才发现机制,又能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位指导过上百位高校实习生的央企工作人员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曾在国家部委机关实习的胡石,毕业后到北京一家政府单位从事政策研究工作,他率先在本单位招聘使用实习生。现在已经有两个北京知名大学的研究生跟着他从事课题研究工作。“单位人手不足,课题经费也有限,不足以支持招聘专职人员来研究,对高校实习生进行短期培养,给予其相应补助,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实习生亦是较好的锻炼和成长。”胡石说。
参差不齐的实习效果
尽管高校及学生对暑期实习非常看重,但实习效果却参差不齐,甚至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可能有超预期的丰硕收获,有的可能是浅尝辄止,勉强应付所学专业对实习的考核,还有的可能没什么收获甚至是负数。
现就职于国家网信办的张先生毕业于中国林业大学,曾经在国家某部委实习了三年,这也是他的第一次实习体验。回忆这段往事,他竟有些难以置信。细思起来,之所以一份实习能让他坚持那么久,是因为实习给了他持续的超预期收获。
“我原来设想的实习就是做些打打杂、跑跑腿之类的服务性、辅助性工作,没想到实习单位经常交付我做一些核心工作,从编书到组织培训,再到撰写文稿、对外联络、在会议上做交流发言等,我的综合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文笔好了,语言表达能力强了,办事能分辨轻重缓急了,想问题有条理了,遇事也不慌了,这样的实习让我欲罢不能,也帮我快速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走上职场后驾轻就熟。”张先生对记者说。
但这样的实习状态并不普遍。
“多数人对实习质量不看重,看中的只是实习证明。”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学生告诉本刊记者,学院要求的实习时间有时会跟考研复习、留学准备、做毕业论文等时间冲突,有些学生为了“保车”,就选择丢掉实习这个“卒”,索性找关系开实习鉴定,甚至有个别人通过淘宝购买伪造的“以假乱真”的实习证明。这种实习效果无异于零。
有的实习看似学生参与了,却是“蜻蜓点水”。“他们看中的也不是实习的质量,而是在简历上多添一笔,俗称‘刷简历’,目的是在找工作时占得优势。”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柴同学告诉记者,有些单位的实习不需要坐班,所以有的学生会同时兼着多个大单位的实习,为的不是收获,而是将来简历上能写进这些大单位的名字。
在受访老师和学生看来,这种急功近利的实习破坏了实习生态,人为营造了实习焦虑。柴同学在一家央企已经实习了8个月,他不无纠结地说,我们都清楚“刷简历”很“水”,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倘若“刷简历”式的实习生比在一家单位深入实习的学生更有就业优势,大家以后就都不愿深入实习了。
“这是一个坏循环。”傅绥燕说,“倘若学校过分要求实习证明,用人单位招聘时过分看重学生在大单位的实习经历,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实习造假,实习就变得没有意义。”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警惕。比如近年来不时有媒体报道,女学生在实习中遭遇性侵犯、性骚扰,或者实习生遭遇诈骗等,暴露出实习潜在的危险和隐患。
构建高成长实习机制
如何才能获得高成长价值的实习?作为实习“过来人”的国家网信办工作人员张先生告诉记者,良好的实习是实习单位和实习生互信互动的结果,实习单位舍得花时间培养实习生,给实习生提供优质的锻炼平台和机会,实习生也有激情和时间在实习单位做更多事情。
不过,记者了解到,由于培养实习生往往要耗费实习单位时间精力,而有些实习生只是把实习经历作为跳板或用以增加简历分量,得不到相应“回报”的实习单位也会对接纳培养实习生缺乏兴趣。并且,实习时间通常较短,工作刚上手就可能离开,所以实习单位一般也不会让实习生做核心工作。
小张参与实习的单位不下五家,最让他难忘的,是在北京一家媒体的实习:“报社会把实习生的劳动成果计入评价系统,对能力出众的学生提供独立出差采访的机会,并把实习生的作品纳入报社内部的好稿评价系统,给予实习生足额的好稿奖,我就是在这样的激励下,潜能得到比其他单位更大程度的开发。”
一位央企负责人建议,实习单位应重视实习生的心声。在招聘实习生过程中严肃招录流程,比如让学校开具介绍信和相关材料,确保实习生具备较高的素质,让学生参加笔试和面试,从来之不易的机会中获得成就感和对实习机会的珍惜。在使用实习生过程中,无论是将实习生编成“实习生小组”,还是与正式员工“结对子”进行单独培养,抑或直接分配到工作小组,工作一段时间后都要对实习结果进行及时总结、反馈,增强实习生的参与感。
傅绥燕建议推行“实习推荐机制”,即由实习单位开具“实习推荐信”,用人单位以此作为学生就业时的重要参考。“实习单位若不认可实习生的表现可以保持沉默,但是如果实习单位开具了推荐信就应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推动实习的质量向良性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学生实习问题上也要发挥更大作用。记者了解到,目前学校对学生的实习管理总体还比较松散。从找实习单位到具体工作,不少是由实习生自主决定。“我们特别希望学校能进行实习单位的过滤,因为面对良莠不齐的实习信息,如果缺乏辨识力,很可能上当受骗。”柴同学说。
傅绥燕认为,学校有必要搭建学生实习平台,做好实习单位的筛选和推荐工作,存优去劣,同时做好实习前的指导,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实习、实习过程要注意什么、如何辨别不良实习单位、遇到危险向哪些渠道求救等。她也强调,学校的干预要有度,否则就违背了“试水”的初衷和效果,也不应设定强制性的实习指标,否则有可能助长造假行为。
“高校既然支持学生的实习,还应重视对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双向激励,对实习优异的学生给予‘优秀实习生’等奖章和鉴定,对学生反馈良好的企业或单位挂牌,建立实习基地,同时加强学校与实习单位间的互动,适时关心学生的实习进展。”一位央企负责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只有实习生、实习单位和高校三者联动,才能实现实习效果的最大化。(记者刘苗苗 实习生刘倩)
刊于《瞭望》2018年第36期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