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聚焦三农 > 正文

抓紧抓实抓细 不负春光不误时——各地春耕备耕在行动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02 10:59:53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题:抓紧抓实抓细 不负春光不误时——各地春耕备耕在行动

  新华社记者

  雨水过、惊蛰即,春光日渐浓。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全国春耕备耕也进入了关键时节。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新华社记者在各地采访看到,虽然突发的疫情给今年春耕备耕带来了诸多挑战,但春光不等人,春耕备耕已在全国拉开序幕,广袤的原野上一派繁忙,为丰收描摹着底色。

  防疫不松农时不误,春耕备耕如火如荼

  在河南商水县舒庄乡杜店村,站在麦田旁放眼望去,一片绿意盎然,10台自走式喷洒机在麦田里喷洒农药。“今年小麦长势特别好,现在气温升高了,除草和病害防治可以用自动喷药机同步进行,效率高、速度快,还节省人工。”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杜卫远说,今年承包的7万亩小麦一周就能喷防一遍。

  沿着一路黄灿灿的油菜花,走入四川仁寿县踏水村,十几位农民分散在田间,正在锄地。村民廖菊良前不久已经把地粗略犁了一遍,他准备这两天把土块锄细,种上玉米。“虽然有疫情,可农时不等人,精耕细作不能松劲。”廖菊良说。

  在三江平原,尽管广袤的黑土地还未解冻,但备春耕的人们已经行动起来。在黑龙江垦区军川农场稻香管理区,2支志愿帮扶队伍正在清雪、扣水稻育秧大棚。管理区负责人说,因有26户回老家过年滞留在外地,但农时耽误不得,我们组织了志愿者帮助清雪备春耕。

  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随着气温回暖,忙碌的农田里也春意渐浓。十堰市竹溪县龙坝镇的村民们忙着平田整地、测距挖坑,播种橡子树。龙坝镇党委书记吴晓巍说,橡子树是当地食用菌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在确保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当地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和农户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春耕,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确保不影响农业生产。

  疫情带来新挑战,春耕描绘新图景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耕备耕在农资供应、农民下田、农机作业等方面遇到不少新挑战,但并没有打乱生产的节奏,各地抓紧抓实抓细,为春耕农田里增添了一番新景象。

  保障农资是春耕顺利进行的第一步。湖北正值油菜蕾薹期,但受疫情影响,村民不能出村,农资店大多不开门,让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不少种植户担心。为解决农资购买的难题,六里坪镇农技中心工作人员为20个村配送良种、化肥、农药、农膜等春耕春播生产物资。在甘肃甘谷县尉坪村,村干部提前两周通过微信群挨家挨户统计并集中筹备了农资。提前吃下了“定心丸”的村民尉爱明信心更足了,今年打算增加播种面积。

  为从源头保障农资供应,各地积极支持农资企业复工复产。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河南省10家大型复合肥企业已全部复工,农药生产企业已复工33家。甘肃春耕生产种子、化肥、农膜等主要农资储备量已达70%以上。湖南还紧急发出通知,要求畅通省内交通、流通,做好农资调剂调运,为春耕生产提供保障。

  疫情防控要求人员不能聚集,但春耕生产又普遍需要大量劳动力,如何让“农民下田”,成为今年春耕的新问题。为解决特殊时期“谁来种地”的问题,四川青神县高台镇实行用工备案制,业主向镇党委、政府申请备案,由镇产业办审查、农业农村站监督、各村组织实施,在确保没有外来人员的情况下,各村可组织人员为业主提供劳务。有了制度保障,村里快速组织了村民务工,高台镇诸葛村种植大户巫银斌的用工终于有了着落,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在疫情的特殊考验下,现代农机服务农业生产的作用更加凸显。在河南项城市,红旗合作社的30台大型拖拉机装着打药机,马不停蹄地喷洒农药。合作社负责人栾玉亭说,一台拖拉机一天能打药300多亩,效率高、用工少,更安全。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说,为确保今年粮食产量,湖南今年将早稻机械育插(抛)秧技术作为集中育秧和早稻生产关键技术进行推广,补齐水稻播栽环节机械化生产短板,力争机械育插(抛)秧面积占集中育秧大田面积60%以上。

  抓关键补短板,稳住“三农”基本盘

  记者在各地采访发现,虽然遭遇疫情,但各地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下,抓关键、补短板,牢牢稳住“三农”基本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毛业雄说,今年农业生产开局较好,大春生产预计播种面积7791万亩,其中水稻生产已于2月下旬开始陆续由南到北渐次展开,随着疫情继续好转,一季度农业生产影响总体不大。作为全国重要的夏粮产区,今年河南全省小麦种植面积达8550万亩,不仅与上年基本持平,且全省小麦长势明显好于常年。虽然防疫压力较大,湖北十堰市也明确全市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将达265万亩。

  越是在关键时期,越要稳住“三农”基本盘。袁延文介绍,为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定,湖南出台政策稳定、扩大双季稻生产,在66个早稻生产重点县市区实施300万亩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有效遏制耕地抛荒、控制“双改单”、减少一季稻插花。广西也积极引导水田“单改双”“单改三”,通过发展马铃薯、小杂粮、再生稻生产、粮食作物间套种等方式,拓展粮食种植面积。

  不少地方还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完成69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年度总任务,黑龙江分类指导各地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复工、开工前准备,采取“减程序、减环节、减时间、减接触”措施,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项目申报、审批、核准和备案。河南督促各地对去年续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尽快复工,加快建设进度,并督促纳入省重点项目名单的“三农”领域项目尽快有序开工。

  结合今年小麦的长势和气温偏高、田间湿度较大的情况,河南提前有针对性地开展控旺防倒、促弱转壮的麦田管理,并提前做好了赤霉病统防统治准备。甘肃针对今年春节后降水普遍偏少、气温持续回升的情况,在各地开展春检设施、疏通渠道、调配水源等工作,保证春灌用水。(记者宋晓东、陈健、王建、李伟、王朋、周楠、何伟)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