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题:农作物抢种补种了吗?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怎么保障?如何恢复扶贫产业?——洪涝灾区恢复生产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孙楠、姚子云、姜刚、魏玉坤
入汛以来,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目前,部分地区洪水渐退,灾区农作物抢种补种进展如何?如何保障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扶贫产业恢复了吗?对此,记者近日走访了多个洪涝灾区。
抢抓时机 抢种补种
洪水稍退,安徽省颍上县黄桥镇河抱湾村村民高伦就忙着挖沟,排出田间洼地积水。
黄桥镇党委负责人刘国东说,镇里正在广泛宣传,提醒农户及时补种绿豆、蔬菜等农作物。对圩堤内地势低洼的耕地,引导农民适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用芡实、莲藕等适水性作物替代玉米、大豆等。
记者在安徽、江西部分洪涝灾区走访看到,村民正抢抓时机忙生产,对因灾绝收田块及时补种、改种。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为解决水稻秧苗问题,江西省鄱阳县农业农村局选取县里3个水肥条件良好的秧苗代育点,进行工厂化异地育秧。鄱阳县珠湖农场相关负责人黄坚说,农场已育好近万亩的水稻秧苗,尽可能为粮农抢回一些时间。
洪水冲击,农田基础设施遭到不同程度损坏,多地正紧急抢修,为灾后稳粮增收提供保障。
在江西省永修县滩溪镇麻籍村,驾驶员正操作挖机对一处被洪水冲毁的集水坝进行抢修。永修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指导员周君花介绍,集水坝关系100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他们正在及时抢修,保障农业生产。
面对汛情,各地压实责任、主动作为,全力保障农作物及时抢种补种。
江西紧急调拨237万公斤种子用于灾后恢复生产,全省已栽晚稻1393.5万亩;安徽已落实补改种面积155万亩,占全省需补改种面积的38%。
因“灾”施策 保障受灾群众生产生活
洪灾造成的房屋倒塌、农田损毁等给不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多地因“灾”施策,通过提供贷款担保、就业岗位等,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产生活。
“现在水退了一部分,我先捞些螃蟹上来,尽可能减少损失。”正在水塘里忙活的安徽省无为市襄安镇三河村贫困户陈支宏说,自己承包了13亩水塘养殖螃蟹,眼看着还有两个月就能上市,“洪水冲毁水塘,初步估算损失5万多元。”
“地方政府提供了3200元应急防范返贫救助资金,还帮我申请了5万元无息小额贷款,组织龙头企业教技术、帮销售。”陈支宏说,这些措施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江西新干县浒岗村村民习月英家的房子在洪水中受损,第二天乡里就派来技术人员,给出维修加固方案。
就业是民生之本,帮助受灾群众早日投入工作,是保障他们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鄱阳县洪迈学校集中安置点,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赶制空气开关配件。“为了让受灾群众有务工收入,我们联系县工业园区企业,把‘扶贫车间’搬进安置点。”安置点负责人彭春华说。
为了让受灾群众有活干、有钱赚,当地在安置点搭建就业平台,帮助群众联系就业岗位,目前部分受灾群众已到园区务工。
记者在各地走访看到,洪水退后,农机轰鸣声在田间地头响起,受灾群众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洪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恢复。
多措并举 恢复扶贫产业
正午时分,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场坪村,村民彭乾明走进猕猴桃园,弯腰仔细检查棚架上是否有干枯叶子。
“猕猴桃‘娇贵’,得仔细检查。”彭乾明种了近6亩猕猴桃,去年收入约4万元。
猕猴桃是场坪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自入汛以来,当地连降暴雨,猕猴桃树根被水浸泡,果实生长受到一定影响。这几天,又遭遇高温天气。为避免损失,当地帮助村民安装滴灌设备,同时,还为村民购买了病虫害、自然灾害保险。
适逢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为帮助各地扶贫产业发展,多部门积极行动。
国务院扶贫办出台政策,帮助贫困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及时补耕、补种,发展“短平快”种养项目,帮助开展农业保险理赔,把洪涝灾害对贫困群众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先后向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份紧急拨付9.3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份多次调拨中央防汛物资,千方百计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据统计,7月份全国洪涝灾害造成2.7万间房屋倒塌,24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868.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97.4亿元。
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副司长杨晓东介绍,各有关部门、各地减灾委要在抓好防汛救灾救助安置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极谋划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尽可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参与记者:程士华、钟群)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