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7月29日电 题:金黄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
新华社记者王春雨、王建、黄腾
一粒粒金黄的玉米,经过发酵、提取、精制等工艺,变身为氨基酸、维生素、辅酶Q10等,身价猛增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我国玉米主产区黑龙江省,金黄的玉米正串起“农头工尾”的“黄金产业链”。
呈味核苷酸二钠是一种增鲜剂,每吨价格高达7万元左右,增鲜度是味精的200倍。在黑龙江省肇东市的肇东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粒粒普通的玉米被加工成了增鲜剂。
肇东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呈味核苷酸二钠。新华社记者王建摄
2019年,肇东市招商引资项目肇东星湖生物科技发酵产业园,被列为粤黑合作的黑龙江省级百大重点项目,总投资6.8亿元。该项目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投产。肇东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励坚说,公司的呈味核苷酸二钠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明年公司计划再投资10亿元,主要发展方向为调味品和生物医药。
肇东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坚持深化“农头工尾”,不断“强链、延链、补链”,打造千亿级玉米加工产业,走向产业链高端的一个缩影。由玉米到淀粉,由淀粉到葡萄糖,由葡萄糖到氨基酸、维生素,由维生素再到每吨价格350万元的辅酶Q10……小玉米在黑龙江实现了大变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让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洪军为之振奋。“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让我们更有干劲啦,我们企业一定响应国家号召,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玉米深加工的科技含量,为玉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王洪军说。
王洪军介绍,每吨淀粉的利润只有20多元,而葡萄糖却有300多元,如果加工成赤藓糖醇,每吨利润就可以达到10000元。“下一步我们还将技术升级,生产赤藓糖醇。”他说。
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玉米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黄腾摄
在位于黑龙江省青冈县玉米百亿产业园的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厂房里一台台机器被一根根管道连通,发出嗡嗡的响声,厂区一辆辆货车驶进驶出。这家企业玉米深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过去以生产初级产品淀粉为主,如今通过转型升级,不断延长产业链,逐步向葡萄糖浆、葡萄糖酸钠等延伸。
青冈县工业信息科技局局长姜国伟说,青冈县玉米百亿产业园目前已引进玉米加工及配套企业13户,年玉米加工能力达到340万吨,去年整个园区实现产值126.7亿元。
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酸类产品。新华社记者王建摄
在绥化市北林区张维镇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金灿灿的玉米变成结晶糖;在离它50多公里的绥化市经济开发区,黑龙江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源源不断把玉米变成了淀粉、糖浆等系列产品;与昊天一路之隔的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昊天的产品为原料生产的辅酶Q10,远销世界各地。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黑龙江鸿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30万吨玉米燃料乙醇项目的车间里,玉米经过粉碎、糖化、发酵、蒸馏等一道道工序后,最后变身燃料乙醇。在公司专用铁路线上,燃料乙醇通过管道输送到罐车里。黑龙江鸿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明华说,公司的产品每天都装10多个车皮,销往南方。
黑龙江鸿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专用铁路线上,工作人员将燃料乙醇通过管道输送到罐车里。新华社记者王建摄
近年来,一批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建设玉米深加工项目,逐渐形成产业化集群。目前,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能力达到3000万吨左右。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