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看见这个消息,您震惊吗?
在教科文组织新一任总干事竞选即将揭晓、两年一度的组织大会即将召开、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齐聚一堂的喜庆日子里,美国突然宣布退出,让巴黎总部的教科文组织大楼里充满了失望的情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12日下午就美国退出发表长篇声明,对这一决定表示“深切遗憾”,并认为这既是联合国大家庭的损失,也是国际多边主义的损失。
关注新闻的朋友们可能知道,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退出教科文组织了。早在1984年,美国就退出过一次,直到2003年才回归。这一次又闹“退群”,到底是为哪般?
可能是因为欠钱太多吧。
“美国优先”的内涵:退退退
时间回到2011年。那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投票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以成员国身份加入这一组织的提案。作为巴以关系中以色列的坚定盟友,美国随即表达了不满:终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缴纳会费。作为缴纳额占总额22%的会费大户,截至今年年底,美国已经拖欠了超五亿美元的会费。这一次宣布退出,五亿多美元大概直接就被赖掉了。
好吧,就算是特朗普家也没有余粮吧,不过,作为一心想要“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来说,“退会”显然不只是想当老赖这么简单。此事一出,一些国际关系观察评论员纷纷称,其实美国退出早有预兆。接下来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特朗普的画皮,来看看会费背后的故事。
从美国国务院12日公开发布的一项声明看,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要考虑,除了不断增加的欠费、机构需要根本性改革,还有对该组织“针对以色列有持续偏见”的关切。
这最后一条,与六年前美国拒缴会费的初衷是吻合的。并且就在美国宣布退出教科文组织数小时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就表示,以色列也将退出这一组织,并评价美方的决定“勇敢而有道德”。日本也跟风哄闹,称今年未缴的会费“要看时机,要根据情形综合判断”。
自2011年以来,在巴以问题上,美国的个人意志基本上就没被贯彻过。每年两次的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会议,都会谈论以色列占领下的巴勒斯坦遗产、教育的保护状况。每到这时,美国都会发动其他国家不要支持巴勒斯坦,但却经常受阻。今年7月,巴勒斯坦的希伯伦老城申报世界遗产成功,而它却是在以色列控制之下——这引发了以色列的强烈不满,甚至当时就有报道,巴以双方大使在现场就发生了冲突。
而我们从巴以问题延伸来看,或许就能理解美国国务院声明中的那句“机构需要根本性改革”是从何说起的了。上文提到过,特朗普上台后,推崇的是“美国优先”原则,将美国经济利益、国家利益放在国际责任之前,排斥多边主义。因此,美国先是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谈判,进而又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现在又再次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说到这儿,有必要补充一个知识点。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底是个什么组织,它是怎么来的?该组织前面冠以“联合国”,究竟和联合国是什么关系?
其实没啥关系。联合国是美国一手缔造的,但联合国下的教科文组织则并非美国“亲生”,而是由法国和英国联手推动,由饱受战争之苦的三十七个国家共同打造的一个为了避免战争而创设的组织。按照最初的设想,这个组织应建立“人类智力上和道义上的团结”,从而防止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其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该组织的总部设在法国巴黎丰特努瓦广场而非美国纽约总部。
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有一块石头牌子,上面用多种语言镌刻了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是一个美国诗人说的,也是教科文组织宪章的开篇语。这也体现出了这个组织的多边主义属性。也正因为如此,在这里被认可的是集体权力,选举是靠一人一票选出来的。美国在此无法获得如联合国安理会那样一票否决权的权利,无法掌控局面,自然心里很是不爽。
不管怎样,美国“退圈”已成定局,但未必是了局。未来,美国可能继续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投票权没了,影响力却还在。美国退出后,我国将成为第二大会费国,国际上的眼光纷纷投向中国。而中国的态度,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话说:“将继续积极参与并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并愿就此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尊重国际组织、推行国际合作,主张联合国作为国际治理的核心,中国对多边主义的支持是一以贯之的,并且知行合一,作出了诸多贡献。
站在国际新秩序建构的关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历史往往给出相似的选择题。因意识形态、政治博弈、经济利益上的分歧而投映到各个领域或机构的角力,并不止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而已。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