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
新华网北京4月19日电 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19日在新华网发表题为《弥合可持续发展筹资缺口》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2015年,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在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一致通过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目标,致力于彻底消除贫困,同时促进经济增长,保护环境以及增进社会包容性。
筹资对于实现这一远景至关重要。为成功落实这一系列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国际间发展合作等方式来调动额外的公共和私人资金资源,并以投资高质量的弹性基础设施为努力的核心。
联合国承诺向各国提供所需的支持。2015年正式通过《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之后,由联合国协调近60个联合国机构和相关国际机构而成的机构间工作队正致力于提供关于全方位筹资问题的最新分析。
该工作队近期出版的2018年《发展筹资:进展和前景》报告回顾了最新的发展趋势,并提供了具前瞻性的政策建议。该报告阐述了以下几个核心观点:
首先,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筹资需求需要强大的国际间合作以支撑。官方发展援助提供者应履行其作出的承诺、尤其是针对脆弱国家作出的承诺。同时,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可对此加以辅助。报告对南南合作、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南南合作的规模逐渐扩大表示特别欢迎。以“一带一路”为例的各种倡议也为国际一体化及合作提供了关键推动。
其次,国家和多边开发银行能够支持各国政府、并为实现兼具成本效益的高质量投资提供筹资。开发银行还可助力于各国开发可复制和可扩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并帮助政府机构在选择、准备和交付投资项目方面进行能力建设。同时,他们也应当帮助国家降低投资风险,并支持其建立具竞争性的商业环境。诸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机构的建立已逐渐释放急需的新基础设施融资。
再次,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渠道和项目,帮助设立长期远景,克服孤立思维,并将社会和环境影响纳入总体考量。显而易见的是,当今的投资决策将锁定未来至2030年甚至之后的发展走向。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5年间,针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激增了六倍。该积极迹象表明,各国正在加大引导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中国一直致力于大力推动这一趋势,自2013年以来更是在可再生能源投资领域领跑全球。
与此同时,投资的紧迫性及其规模需要调动所有可利用的资金资源,但就如何分配公共和私人资源的角色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争议。公共、私人和混合融资是相辅相成的,各自具备不同的目标和特性,使其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行业领域。例如,私人融资对那些能够产生足够投资回报的行业最有可能是合适的,如能源行业;而卫生投资将大部分由公共资金支持,因为这些投资有利于社会,并难以仅仅从用户收费中收回成本。尽管如此,公共政策及行为仍应作为主要推动力、确定相关工作的优先任务。高效和负责任的公共投资也可以解决公平及社会包容性问题。
最后,对额外公共和私人投资的迫切需求可能会导致债务水平上升。这就要求不断加强关于债务报告的透明度,并谨慎管理债务风险,以避免发生新一轮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崩溃。该报告指出,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的投资可带动经济增长,从而加强债务的可持续性。该报告同时呼吁,在债务可持续性分析中应尽量多考虑这些积极影响。主要国际组织正在逐渐接受且逐步审查其债务可持续性评估,以将公共投资对增长动态的影响纳入考量。
综上所述,筹资毫无疑问是落实我们全球发展议程的关键手段。我们不仅需要调动更多资金资源,同时必须将其更有效地利用、并引导入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为此,近期出版的发展筹资报告为各国领导者、监管机构及其他筹资利益攸关者提供了关于具体行动的丰富选择。
虽然全球各国似乎尚有足够时间于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然而我们之前的目标设定经验表明,果决的早期行动至关重要。除非此刻我们立即采取行动,否则依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可能会让那些最贫穷的国家及数百万人掉队。我们知道如何消除贫困并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世界,但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才能将其付诸现实。中国已在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众多领域领跑全球,其持续的领导力将对于实现我们的全球目标至关重要。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