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2月23日电 题:走村入户搜集民情民意——全国人大代表雷金玉采访手记
新华社记者陈弘毅、郭圻
“落岭过少上岭多,担柴挟竹腰背驼,忖要发财投无路,歌是眼泪泪是歌……”一曲古老的畲歌,道尽了畲族人民曾经的生活之艰,更是过去闽东畲族群众贫困的真实写照。
如今,行走在畲族人口最为集中的闽东福安,跟随全国人大代表雷金玉走村入户搜集民情民意,一路所见,尽是 “摆脱贫困”的欣喜。
雷金玉是大山深处走出的畲族儿女。2015年,她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优厚的薪酬,回到家乡福安后门坪村,担起了带领村民致富的重任。虽然是乡里最年轻的村主任,但雷金玉干起活来毫不含糊。临近两会,她的脚步从未停下,民情民意写满了笔记本。
脱贫攻坚战使畲族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初步改变,村里路宽了,家电齐全了,收入更多了。初步脱贫的畲乡人民信心满满,摩拳擦掌正谋划未来的发展。
然而,不少畲族村落因为历史原因长期闭塞,谋划进一步发展时缺资金、缺人才、缺理念的“短板”日益凸显。脱贫之后,闽东的畲族如何走出一条充满民族特色的致富路?这是新时代为闽东畲族出的一道新“考题”。
一年的奔波实践,让雷金玉的思考愈加深入。去年全国两会时,雷金玉提出了“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建议”,经过一年的调研,雷金玉认为,要让传统文化转化成产业,持续产生经济效益,以此推动民族文化传承。
自担任村主任以来,雷金玉和乡亲们一起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使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日子好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群众自发地开始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正月间,坂中畲族乡的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周边游客前来观看。不少游客兴致勃勃地加入到畲族山歌对唱、传统乌米饭制作体验中来。
“历史的重任已经交给了我们年轻人。只争朝夕,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畲乡群众生活更好,是大家共同的期盼,”采访结束时,雷金玉还在和村两委干部们热烈地讨论着如何加强“内生动力”,谋划新一年的新项目。在他们的身后,一幅畲族群众走向小康的蓝图徐徐展开。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