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曹佩弦(左)在黎以边境维和扫雷直播现场
【演讲稿】中东荒漠之上 红旗迎风飘扬
我是曹佩弦,新华社中东总分社记者。提起中东,大家想到的是什么?也许是连年不断的炮火硝烟,也许是流离失所的男女老少,也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恐怖袭击……然而,工作在中东这片土地两年有余,我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的是有关和平与发展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同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5月底,我朋友圈中一位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扫雷连的小战士发了一张照片:蓝天之下,联合国标志性蓝色贝雷帽和蓝丝巾之上是中国和黎巴嫩两国国旗并列在联合国旗左右。这是中国第17批赴黎维和部队轮换回国前的最后一张合影。这位小战士的配文写道:“每个步伐事关生死,每个足迹描绘安宁”。这张照片和这句话将我的思绪带回了那个被阳光炙烤的上午、那片黎巴嫩、以色列边境的高地,以及那一次难以忘怀的雷区采访。
在地中海东岸的山地上,一条由300多个蓝桶连接而成的“蓝线”标志的是联合国与黎以双方商定的临时停火线。“蓝线”两侧的土地下,埋着黎以历史上多次战争期间布下的数十万枚地雷。它们,无时不刻地威胁着两国边境平民的生命安全。就在这块中东雷场上,中国赴黎维和部队排雷连的官兵执行着排雷起爆任务。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用双手为当地百姓开辟出一条条安全通道。
接到直播采访任务,我感到荣幸和激动。向国内观众展现中国海外维和军人的风采、向世界展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是新华社记者这个身份赋予我的职责。
直播开始了,我穿着重达十几斤的防护服和头盔,跟着战士们的脚步第一次深入扫雷作业区。我感受到来自不远处以色列哨兵枪口的监视,我看到蓝桶、铁丝网以及标有骷髅头的红色三角警示牌就立在眼前,我听到排雷战士手中探测器发出“嘟嘟”的警报。一股恐惧猝不及防地冒了出来,伴随着防护服内难耐的高温袭裹我的全身。原来这块区域被称作“死亡地带”名副其实!
我转向身边负责讲解的扫雷手,问道:“这么危险,你怕不怕?”他愣了一下,因为这个问题并不在采访提纲里。他想了下,说:“怕。但正是因为自己害怕,所以要确保每个操作都精确、安全。我们多害怕一些,周边村民就更安全一些。”
这仿佛是一句有魔力的话语,我眼中那一枚枚随着扫雷手专业娴熟的操作而闪动在荒草砂石间的五星红旗臂章更加鲜艳起来,之前的恐惧也随之淡去。我知道,是这些年轻的战士面对生死时的忘我与奉献给我带来了安慰,更代表祖国为中东百姓安全提供的保障。
当敬畏和钦佩彻底击散恐惧,我热血澎湃,想要靠近,再靠近一点!我要用镜头尽可能地向观众展现扫雷官兵的可敬与可爱。头盔之下,越来越急促的心跳声传递到耳朵,当时的我以为是出于激动,却在直播顺利完成后证明是因为中暑,身体发出了信号。
生活、工作在中东,暴力、鲜血、泪水的确是很多报道的主题。但是同时,我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中东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对经济发展的渴求、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作为中国人,我很骄傲能够见证中国正在积极成为中东和平与发展的推动者和建设者。作为一名新华社驻外记者,我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践行“四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我要用画面展示中国人民与中东百姓的相知相交,用镜头记录中国政府和中东国家的携手前行。
通过一次次的直播报道和视频采访,我将镜头聚焦在迪拜哈利法塔上巨幅五星红旗之上,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风采;聚焦在位于埃及沙漠之中的新首都工地,展示中国工人从无到有地建设着中央商务区、竖起雄伟的非洲第一高楼;聚焦在尼罗河岸边芦苇荡,讲述中国企业如何“授人以渔”,通过开发小龙虾等新产业来带动埃及人民就业增收;聚焦在突尼斯荒漠边缘的医院,描绘中国援非医生用精湛医术在当地救死扶伤的动人画面。
无数的镜头下,这些来自中国的建设者和奉献者,在我眼中就如一面面小小的红旗。他们给黄沙遍布的中东荒漠带来了勃勃的生机,给满是伤痕的中东土地带去了和平与发展的希望。
这些奋斗在中东的国人在建设、奉献的同时,更是将一面面红旗种在当地人民的心里:中国赴黎维和部队每次外出执行任务,总能收获沿途哨卡黎巴嫩士兵敬重的军礼和当地百姓善意的微笑;通过与中国人共事、参与大量与中国相关的报道,总分社外籍雇员福达对中国文化和高速发展一心向往,最终选择去中国读研深造;为了感谢中国援突医生余腊梅在复杂紧急情况下成功接生她的一对龙凤胎,突尼斯妇女哈斯娜将女儿的名字取为“腊梅”的谐音……在中东,类似的故事并不缺少。它们都讲述着中国人民是如何在海外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奉献换回敬佩和感激。
中东荒漠横千里,五星红旗四处扬,我奔走的脚步不会停歇,手中的镜头也将继续追踪,记录红旗之下的人,挖掘更多动人的故事。
(新华社中东总分社视频记者,重点负责埃及和中东地区热点事件和涉华新闻的可视化报道,代表作有《探访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官兵扫雷排爆现场》《萌妹子带你去埃及探墓》《八一飞行表演队亮相迪拜航展》等。)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