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天津7月18日电 题:“31×N”:大陆各地跟进落实凸显惠台措施“乘数效应”
新华社记者
天津52条,浙江76条,湖北62条,昆山68条……近来,大陆各地继续因地制宜接连出台“31条惠台措施”具体实施办法,乘数效应显现,受到台湾同胞好评和欢迎。
今年2月,国务院台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实施《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惠台措施”),加快给予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有关措施涵盖产业、财税、用地、金融、就业、教育、文化、医疗等诸多领域。
近5个月来,大陆各地陆续针对“31条惠台措施”出台专门的落地办法,“上海55条”“福建66条”“厦门60条”“宁波80条”……这些迅速跟进的具体措施使“惠台31条”得以进一步细化,覆盖地域范围越来越广,涉及领域越来越宽,且针对性强、具有地区特色,为台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创造了更加便利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综合观察发现,大陆各地出台的新措施是在“31条惠台措施”的基础上细化延伸,并因地制宜,结合自贸试验区、大都市区建设等本地特色进行升级拓展。譬如,浙江出台的相关措施中,根据浙江特色,提出鼓励台商参与高端装备制造、信息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参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特色小镇和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等大平台建设。上海市向台胞开放的措施中,提出支持台企在上海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参与“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建设,支持台企参加今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值得关注的是,同等待遇、鼓励创新、支持创业就业、打造便捷高效的涉台服务等,成为大陆各地惠台措施细则共同努力的方向。
比如,在同等待遇方面,浙江提出,台商台胞与浙江居民的同等待遇应享尽享,台企享受浙江本省扶持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政策的“双靠待遇”应靠尽靠,为台胞在浙江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和优先服务;江苏昆山则明确,在当地已办理就业证且无住房台胞可以家庭为单位购买一套住房,在当地生活台胞及家属享有与昆山居民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待遇等。
在创新奖励方面,天津提出,对台资的科技领军企业和领军培育企业实施重大创新项目、创新平台建设,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和300万元财政科技资金补助;上海提出,支持台资研发中心申请PCT国际专利和国内发明专利,对通过PCT途径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每项给予最高不超过25万元人民币的资助,等等。
在支持创业就业方面,厦门提出,每年为台胞提供不少于5000个就业和实习岗位;天津提出,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在津创办企业,给予1年岗位补贴和3年社会保险补贴;湖北则对台胞尤其是台湾青年在湖北创业的平台建设、资金扶持、税收场租减免、职业培训等做出具体规定。
在提供便捷高效涉台服务方面,据介绍,天津已将《台湾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的办结时限由原来的近1个月缩短至现在的3个工作日,如申请人提交材料符合要求可当场办结发证;浙江设立联系服务窗口,为台湾同胞来浙投资、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政策咨询和辅导服务。台湾一家文创企业负责人王俊评告诉记者,“上海55条”出台后,他在上海注册成立了新公司,办理过程比过去更加便捷顺畅。
大陆各部门、各地的持续努力受到台湾同胞的好评和欢迎。“‘31条惠台措施’和各地的政策细则都非常具体,越是具体的政策就越能落到实处,越能激发台湾人民对祖国的向心力。”台湾维格饼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国华说。
台湾青创总会荣誉副总会长许登旺受访表示,惠台措施接连落地让台商在大陆投资更加便利,更可贵的是台湾年轻人也广为受益,他们来大陆求学和创业的意愿会越来越强烈。
台湾中华经济贸易合作促进会理事长刘大贝表示,“31条惠台措施”和各地出台的具体措施不仅促进了两岸经贸融合,更涵盖社会、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理念,将增进“两岸一条心”。
针对“31条惠台措施”不断产生实效,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日前表示,推动两岸同胞交流合作的步伐不会停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真诚善意不会改变。
据悉,大陆各地落实惠台措施的工作还在不断推进,为台企台胞提供同等待遇方面将不断有新进展,推动两岸产业共同发展方面将不断有新突破,台胞在大陆发展料将获得更多机遇、更好条件和更广阔天地。(记者石龙洪、赵博、李鲲、刘恺、王晖)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