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金融 > 正文

金融大咖汇聚博鳌思客会 畅谈实体经济与金融力量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4-11 15:43:17

  新华网海南博鳌4月11日电(记者 郭建伟 孙惠)4月8日至11日,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11日,博鳌亚洲论坛“实体经济与金融力量”思客会举行,本次活动由新华网思客、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新华网海南分公司承办。

11日,博鳌亚洲论坛思客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实体经济与金融力量”,图为思客会活动现场。 新华网 郭建伟 摄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如何振兴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如何实现资本与企业良性互动,提升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本次思客会邀请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就以上问题展开深度探讨。

  在主题发言环节,李稻葵表示,未来的五到十年是中国实体经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几年,在这几年里,中国的实体经济会有质的提高。助推实体经济发展,金融领域必须要做好这三件事:一是防控风险,把不良资产化解掉;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三是夯实法治基础,做好证券市场。李稻葵说,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只有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过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机遇。

李稻葵:未来的五到十年是中国实体经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几年。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管清友认为,当前资本市场改革有很强的迫切性,发展高质量制造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中国已经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金融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几乎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力量。未来十年资本市场的改革要快刀斩乱麻,以便给“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提供金融力量。

管清友:当前资本市场改革有很强的迫切性。新华网 郭建伟 摄

  “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是必然的。”吴晓求指出,中国金融体系开放有三个重点:一个机构的开放;二是人民币的开放;三是市场的开放,特别是资本市场。中国的金融体系开放是从机构开放开始的。如果一步步走下去,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结构、业态都要发生重大变化。

吴晓求:科技对金融的颠覆性影响,会改变整个金融的业态。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张燕生则聚焦了备受关注的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他认为美国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贸易摩擦背后其实是“技术战”,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下一步中国要赢得更多的时间,一是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二是要夯实自己的内需市场和消费升级;三是要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张燕生:贸易摩擦背后其实是“技术战”。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新华网总编辑郭奔胜在致辞时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新时代的金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金融行业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新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以高水平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将是中国经济下一程发展的方向。

图为新华网总编辑郭奔胜致辞。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在圆桌对话环节,张燕生、吴晓求、管清友就“实体经济与金融力量”主题展开精彩对话。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张燕生认为中国企业要练好内功,在拓展外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管清友以顺德企业为例,他表示在遇到外部压力时,企业要从汇率对冲、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线三方面来应对,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圆桌对话环节,专家就“实体经济与金融力量”展开精彩对话,现场妙语频发、思想交锋不断。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在谈到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时,吴晓求说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不仅仅是提供融资,最重要的是财富管理。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首先要融资难,但是融资贵的问题需要基于大数据平台来甄别企业的信用信息。”

  几位专家学者在现场展开激烈讨论,妙语频发、思想交锋不断,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