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第一次进入中国消费场景的人,都会有一种直接穿越到未来的感觉。无所不在的移动支付、近乎极致的快速物流乃至线下与线上商业的全方位统合,都是五年之前想象不到的景象。
其实,这样的变化无所不在,也让人欣喜。从投资的视角来看,消费人群的结构变化、消费体量的快速增长、消费场景的快速进化都为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自然也为投资机构供给了更多的机遇。
中国有消费升级最好的土壤
五年来,中国经济动力中消费占比一直在明显提升。数据上看2007年后消费占比就一直处在上升轨道,虽然我们看中国经济增速近来有所减缓,但考虑到中国经济整体万亿美元的量级,每年的绝对增量都要超过5000亿美元,比1990年中国GDP总量还高。
在消费总量整体上升的过程中,中产阶级人数增长带动的消费升级在多个行业明显显现。而随着中国人均GDP开始向10000美金迈进,消费的地位还会越来越重。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消费升级的这样一个过程与新科技的应用是同步的。以这样的角度看,中国消费升级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从一二线城市慢慢扩散到三四线城市。而是通过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代表的新科技力量,在各个城市全面同步落地。通过互联网电商,三四线的消费者完全可以实现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完成类似海外直邮这样的消费行为。
可以说,中国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不是跑步前进,而是直接跨越前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也恰因为传统消费发展的不够完善,所以中国消费人群也更乐于接受改变,这就让中国成为了消费升级最好的土壤,任何消费革新都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科技让消费升级演进为消费革命
观察科技对中国消费的改变,就会发现对消费升级的理解绝不限于更多的消费金额、更好的消费品质,更在于中国消费人群的消费心理被科技力量重新整合,消费升级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被重置,产业链上的企业会基于全新的消费欲望构建新的产品、新的服务。
从新科技推动消费的路径上看,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一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消费行为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牵制,二是大数据的应用让商家更加容易完成对消费者偏好的捕捉进而实现精准营销,三是发达的物流让消费行为能够落地,从线上最快速的进入到生活之中。
新科技让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快捷,也为企业供给了提供更好产品、更好服务的新手段。可以看到,消费升级不是在局部发生,而是全面的荡涤,我们甚至可以说消费升级正在演进为消费革命,因为所有的都在变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已经很难再去定义传统和新兴。
举一个比较实际的例子,华平投资在2012年投资了一家专门做母婴用品销售的企业叫做孩子王,当时企业只有6家门店,而且全部在一线城市,现在已经全国各地有店面近200家,而且每一家的店面都是5000平左右。这种大店的模式表面上看可能是传统的,但撑起这些大店的都是新科技,是数字化运营与精准营销策略、线上到线下全方位服务在起作用。这样类型的企业,在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多,消费与科技的融合还将继续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加丰沛的动能。
未来消费变革会越来越快
从数据上看,尽管消费占GDP贡献率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但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仍远低于美国。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过去十年,中美两国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的差距一直保持在30%左右,说明可提升的空间仍十分巨大。
随着90后人群乃至00后人群成长为主力消费人群,他们消费观念中更注重品牌、品质、关注服务及个性化,更加习惯线上消费和超前消费。“游戏控”、“潮范儿”、“二次元”等一系列时代标签也意味着与科技革命共同成长起来的新世代消费人群,会更乐于接受新的消费场景,也意味着新的消费偏好可能会变化的越来越快,这样的偏好结合手机这样的消费工具,我们可能会看到的是中国市场可能随时都会制造新的消费热点,当然也随时会有消费浪潮退去。
消费行为上,我们会看到消费会同内容结合的更为紧密,我们看从资本层面,无论是阿里、腾讯还是百度,近年来都已经构建了自身的平台。这也意味着,未来消费行为可能是和内容阅读相融合,人们可以一边欣赏网剧一边就为剧中展现的物品支付金钱。
也许,未来的消费行为我们现在还无法去描摹,但整体而言科技依然会持续让消费变得更加容易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事实上,五年之前中国人在消费领域的种种梦想都已经成为现实,对于未来,不妨再多一点梦想。
特约撰稿人:陈伟豪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合伙人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