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王莹)记者从26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中科院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表现突出,取得一大批重要原创成果。这些重大成果相继问世,使我国在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某些前沿方向开始并行、领跑。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高鸿钧介绍,2017年中科院一大批重要原创成果问世,取得多个“首次”,如首次发现突破传统分类的三重简并费米子;首次利用遥远类星体探测宇宙膨胀的历史;首次构筑了两种具有选择性功能化特性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首次解析了痒觉信息传递的神经环路机制;世界首台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正式启用等。
在海洋科考方面,海斗深渊科考迈进万米时代,首次获取万米级海洋人工地震剖面数据,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329米,刷新了世界纪录。此外,青藏高原研究提出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新模式。在大气污染防控方面,提出了第三类霾化学烟雾的概念模型和理论框架,为污染治理提供先导支撑。
高鸿钧告诉记者,今年,中科院在重大原创成果上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这一世界难题,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第二个克隆猴“华华”先后诞生。在拓扑量子计算方面,拓扑量子计算卓越中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与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团队等联合攻关,首次发现了超导拓扑表面态,为探索马约拉纳费米子提供了全新平台。
对此,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近年来的重大成果产出进入了‘井喷期’,一大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战略性技术与产品相继问世,我们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某些前沿方向开始并行、领跑。”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今年1月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
如何强化基础研究,取得更多重大原创成果?对此,高鸿钧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中科院前沿局在B类先导专项、卓越创新中心、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国家科技任务、重点实验室和科教融合这六大“抓手”上全面部署。据介绍,2012年以来,中科院先后部署了三批B类先导专项。去年,量子通信、脑科学与智能技术、青藏高原、超导电子学和大气灰霾追因等首批5个专项已通过结题验收。2014年以来,中科院启动建设了量子信息、青藏高原、粒子物理、脑与智能、凝聚态物理、分子科学等19个卓越中心,其中量子信息卓越中心在2016年验收后转为创新研究院。“按照Nature Index排位,目前卓越中心均处于国际同类机构前列,引领学科前沿,真正担当了创新‘尖刀连’的作用。”高鸿钧说。
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记者了解到,目前,中科院各类重点实验室共计305个,其中包括国家研究中心4个(含1个共建,全国共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2个(含4个共建,全国共253个)、院重点实验室219个。在科教融合方面,中科院已形成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为核心、覆盖全院100余个研究所的教育体系,“截止2017年7月,中科院已授予193847名研究生博士和硕士学位,其中有180位入选两院院士,近两年校友中获得杰青基金资助者占全国的30%,居全国高校首位。”高鸿钧说。
下一步,中科院将继续在加强B类先导专项的组织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卓越中心建设、加大对拔尖青年科学家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工作、探索重点实验室建设新途径、积极开展大科学装置的前沿科学研究等方面发力,保障重大原创成果的产出。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