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今年6月启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其中,江湖源冰川考察率先结束。江湖源冰川包括了唐古拉山中段的冬克玛底冰川和唐古拉山西段各拉丹冬峰的岗陇加玛冰川。
此次科考重点观测,长江源冰川的厚度、冻土层结构的变化?对长江下游生态会产生哪些影响?记者跟随科学家走进海拔5050米的中国科学院唐古拉冰冻圈与环境观测研究站去寻找答案。
冬克玛底冰川整体减薄约8米
数据显示,青藏高原的变暖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会直接影响到高原的冰冻圈环境。尤其是最近10余年冰冻圈发生了有观测记录以来最为快速的变化,对水循环及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1989年,我国科学家开始对冬克玛底冰川进行观测。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唐古拉冰冻圈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站长 何晓波:这30年来这条冰川(唐古拉山的冬克玛底冰川)加速退缩,从16平方公里的冰川厚度减薄了约8米,我们的科学数据说它的物质平衡是-7000毫米水当量,另外在我监测的13年以来,冰川加速退缩200多米。
全球变暖表面污化致冰川加速消融
2005年,中国科学院的康世昌教授在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地区的岗陇加玛冰川钻取了147米的冰芯,分析出了地球8000年来的气候信息数据。此次江湖源综合科考再次选择了海拔6106米的岗陇加玛冰川作为参考冰川,不仅因为具有研究基础,最关键的是地势相对平缓,冰川顶部的工作相对便利。通过对岗陇加玛冰川顶部采集冰芯样本的分析,科学家们找到了青藏高原冰川的加速退缩的主要原因。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唐古拉冰冻圈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站长 何晓波:第一个就是全球变暖的背景,第二个就是它的表面污化,这个污化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人类排放的黑碳,这就是我们青藏高原冰川加速消融的主要两个原因,也是目前对冰川科考的一个初步的一个结论。
首次引入三维激光地形扫描技术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期间,科学家们在遥感、无人机的帮助下,首次运用了三维激光地形扫描等最新设备技术对长江源冰川进行观测,为明年钻取170米冰芯奠定理论和数据基础。
三维激光地形扫描仪,通过对冰川表面进行精确地激光扫描,勾勒出一幅三维立体的地形图。相比以往的人工观测,三维激光扫描能够更加快速、全面、精确地获得江湖源冰川的动力学和水文气象系统的对比参数。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唐古拉冰冻圈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站长 何晓波:这台三维激光扫描雷VZ-6000在中国仅有两台,它是在六公里范围内能达到毫米级的三维地形的扫描,我们用它来监测冰川可以说是做到世界顶级的一个层次,而我们的数据是全世界共享。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