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频道 > 财经 > 正文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密度居全国自贸区榜首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8-08 17:10:10

自贸改革试验和制度创新持续领先全国,促使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经济密度居全国自贸区榜首。前海管理局供图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举行2017年上半年制度创新成果暨重大项目落户签约发布会,上半年该片区平均2.38天就会推出一项制度创新成果。前海管理局供图

“今年上半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新推出76项制度创新成果,使得片区累计推出的制度创新成果达到284项。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达110项,全省复制推广49项,全市复制推广31项。2016年底国务院发布的19项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有6项为前海蛇口片区首创,占比31.5%。”

8月4日,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在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举行的2017年上半年制度创新成果暨重大项目落户签约发布会上,公布了这一消息。

而自贸改革试验和制度创新上的持续领先全国,也促使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片区每平方公里拥有开业企业2103家,每平方公里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达33.03亿元,每平方公里税收收入6.73亿元,经济密度居于全国自贸区榜首,“高产田”作用显著。

“下一步,片区将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风险防控为底线,努力把前海打造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一带一路’功能枢纽和城市新中心。”田夫说。

当日,“中国企业跨境经贸合作网络服务平台”也落户前海,上海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行中心、人民网、商务部研究院、公平贸易署、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广东省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创新联合会等则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或前海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这将进一步提升片区的发展质量,为增强自贸区整体功能、提升战略能级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集聚成效好 新增注册企业占全国前两批四个自贸区28%

今年以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取得新突破。上半年片区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经济持续保持稳中有进、增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集聚实现重大成效。

一是由于重点加大服务业资金扶持力度,片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二、三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23:77调整为17:83,三产比例上升6个百分点。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及其他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分别增长31.9%、140.6%、26.4%和59.7%,占比由去年同期的76.3%提高到82.1%。

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带动作用明显,其中,类金融机构实现增加值111.62亿元,增长48.9%,比传统持牌金融机构增速快25.9个百分点;注册供应链管理企业实现增加值135.59亿元,增长125.4%。

二是随着近年来前海制度创新优势不断凸显和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产业活力与经济活跃度大幅增强。今年上半年,片区新增注册企业21342家,约占全国前两批四个自贸区的28%,约占深圳全市的10%;新增注册资本17240亿元,增长12.5%,其中注册资本100亿元以上企业20家,增长81.8%。

截至6月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14.32万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设立企业191家,内地上市公司投资设立企业519家,持牌金融机构213家;开业企业数量达到5.93万家,开业率41.4%,较去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

深港合作质量高 港企贡献片区超三成税收

加强深港合作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重要使命。今年以来,片区成功举办首届前海深港合作论坛、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深港基金小镇揭牌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推介惠港利港政策,汇丰、恒生、东亚、嘉里、港铁、周大福等知名香港百强企业纷纷进驻前海,港企已成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截至6月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港资企业4603家,注册资本合计4150.68亿元,港资港企经济贡献不断加大,上半年港企实现增加值177.35亿元,占比19%;纳税59.48亿元,占比3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75亿元,占比35.4%;实际利用港资18.93亿美元,占比96.9%。

而制度创新、产业集聚和深港合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也带动片区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企业经营效益向好,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现税收收入189.91亿元(不含契税、海关代征等),增长20.1%;纳税超千万元的纳税大户209家,企业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62.0%,纳税额同比增长158.8%。累计至今年6月底,前海年纳税额超千万元的纳税大户467家,相比2016年底净增64家。

“今年上半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931.52亿元,同比增长55.4%。片区每平方公里拥有开业企业2103家,每平方公里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达33.03亿元,每平方公里税收收入6.73亿元,经济密度居于全国自贸区榜首。”田夫说。

新城建设变化大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破千亿元

与其他自贸区相比,新城建设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另一重点工作。近年来,片区坚持高起点建设,注重“精耕细作、精雕细琢”,已使前海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新城面貌得到实质性改观。

今年上半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42亿元,同比增长30.6%,完成年度计划44.9%,高出深圳全市平均进度3.4个百分点。其中,前海完成163.31亿元,同比增长53.9%,增速高出深圳全市平均水平23.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完成154.01亿元,同比增长35.1%,增速较总体高4.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81.7%,比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

而截至今年6月底,片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4.49亿元。前海房建项目累计开工建筑面积779万平方米,其中建成交付使用97栋178万平方米;重要交通干道梦海大道全线贯通,前湾二路、A号路等通车,累计通车21条、里程23公里,对外出入口增加至8个;市政V标、市政VI标等12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轨道交通5、9号线主体结构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作为今年前海“一号工程”,“环境与绿化”双提升工程对包括城市公园、景观廊道、城市开放空间、市政道路绿化等在内的130公顷区域进行优化提升,占前海总面积约8%。以前湾一路和梦海大道为骨架的“十字形”市政道路景观廊道基本形成,项目种植乔木1万余株,新增80万平方米覆绿。整个自贸片区累计实现永久建筑121栋主体结构封顶,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的天际线已初具雏形,对外形象显著提升。

“下一步,要着力加强谋划、提升站位,优化提升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突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核心引擎作用。”

田夫表示,一是要加快推进突破性制度创新,推进制度创新三维承载体系建设,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二是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构建反垄断审查机制、国家安全审查机制、负面清单“三位一体”的新型投资审查体系;三是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及城市功能,努力打造“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城标杆;四是加快建设前海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推动落实人才个税补贴等重大改革举措,研究出台便利港人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的具体措施,打造国际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解读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

为何“效高质好”?

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新推出76项制度创新成果,意味着该片区平均2.38天就会推出一项制度创新成果,并助力片区成为经济密度居于全国自贸区榜首的“高产田”。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曾在不同场合如是说。对于此次片区制度创新取得的重大进展,田夫则用“三个注重”进行了深入诠释。

一是注重整体推进,形成立体协同创新格局。田夫说,片区强化制度创新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已基本形成以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金融开放创新、法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六大板块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前海模式”,累计形成市场获得感强的标志性重大制度创新超过30项。

比如在全国最早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三证合一”,目前已实现“七证合一”,累计为企业节约直接成本超过3亿元。再如,支持海关推动无纸化通关、AEO认证等改革,推动经深圳口岸出口货值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支持检验检疫局上线试运行原产地“智慧签证”系统,实现片区内原产地证书自动审签,审签效能提升八成;今年,深圳关检在建设全球中心仓、“保税实体新零售”新型业务、跨境进口生鲜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跨境进口生鲜入区查验由两次降为一次,耗时仅需1.5小时,通关时间压缩75%。

二是注重重点突破,新推出76项创新成果。田夫说,片区突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两个重点,今年新推出21项投资便利化、16项贸易便利化、9项金融创新、3项事中事后监管、24项法治建设创新和3项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达35项。

比如,在金融创新和监管方面,发布了2016年全年前海跨境金融指数,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试点、银行不良资产跨境转让试点政策获重大突破,推动国内首单区块链跨境支付业务落户前海。再如,在推进法治示范区建设方面,发布了4大类37项法治创新案例,出台了《前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启动“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项目。

三是注重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针对贸易便利化方面存在的弱项短板,片区制定了22条贸易便利化专项提升措施,通过近期对标上海自贸试验区,中期对标国际高标准,远期对标TPP、TTIP、TISA、BIT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货物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便利化、离岸贸易便利化,着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据笔者了解,目前前海的制度创新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中央改革办督查组对前海改革创新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山大学等第三方机构评估显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综合评价中位居全国榜首;海关广东分署对2016年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绩效评估后认为,前海蛇口片区“整体均衡发展,提升幅度最大”,其中25项三级指标全省领先的有16项。

就在7月26日,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等五部委发布的自贸区第三批共5项复制推广经验中,前海蛇口片区有1项(市场主体名称登记便利化改革)是全国首创,有3项处于领先或率先地位。

数读“成绩单”

●今年1—6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新增注册企业21342家,新增注册资本17240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片区注册企业14.32万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设立企业191家,内地上市公司投资设立企业519家,持牌金融机构213家。

●今年1—6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现税收收入189.91亿元(不含契税、海关代征等),增长20.1%;纳税超千万元的纳税大户209家,企业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62.0%,纳税额同比增长158.8%。累计至今年6月底,前海年纳税额超千万元的纳税大户467家,相比2016年底净增64家。

●今年1—6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42亿元,同比增长30.6%;截至今年6月底,片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4.49亿元。

链接

“中国企业跨境经贸合作

网络服务平台”落户前海

8月4日,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17年上半年制度创新成果暨重大项目落户签约发布会上,“中国企业跨境经贸合作网络服务平台”落户前海,上海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行中心、人民网、商务部研究院、公平贸易署、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广东省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创新联合会等则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或前海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

“中国企业跨境经贸合作网络服务平台”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共同建设,将依托贸促会渠道优势,密切联系全球百余个国家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商协会组织及会员企业,为企业跨境合作搭建一个能够满足企业查看项目信息、发布项目需求、保障项目落地等多元化需求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而在签约的一批重大项目中,上海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行中心将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在贸易便利化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包括开展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估,设立深圳前海贸易便利化政策咨询与智库单位,举办贸易便利化国际会议,发起成立贸易便利化合作联盟,并推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口岸加入“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人民网将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在新媒体传播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将与前海管理局在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深港合作创新、前海改革开放、推进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军民融合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课题研究、政策研究,以深圳前海及前海创新研究院为研究基地,依托制度创新三维承载体系,打造部委对接、企业创新、深港协同、智库支撑等四大驱动平台,共同打造前海自贸区智库基地。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广东省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创新联合会、深圳市前海恒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则将与前海管理局在网络空间及信息安全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