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将至,人们最牵挂困难群众的生活有没有改善,扶贫工作的难题有没有解决。而对于奔波在基层的干部来说,能够在年根岁尾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化解疙瘩,给困难群众送去脱贫方案和致富信心,要比送去“米面油钱”更有价值。
5年多来,被人民群众誉为“第一扶贫干部”的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贫困群众,而中国的脱贫减贫事业,也收获了决定性进展。随着脱贫工作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推出这组一线视角,就是要着力揭示突出问题,寻找解决案例,提供新的思路,助力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
——编 者
扶贫必先扶志,脱贫必先脱懒,“自甘贫”的思想不消除,“要人富”就要走很长的路
前段时间,小学生写出“长大之后要当贫困户”的新闻引起热议。不少一线扶贫干部在转发这条新闻时,都在头疼如何改变“等靠要”思想这个难题。脱贫攻坚,啃下精神脱贫的硬骨头应放在首位。不激发贫困户和贫困村的发展意愿,即便暂时“扶着脱贫”了,下一步发展还是会出问题。贫困地区要发展,困难群众要脱贫,发展意愿和内生动力是稳根本、保长远的关键。
随着这些年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走得慢”“推不动”的问题逐渐上升。农村是熟人社会,大多数人都不愿当贫困户,更不好意思对外嚷嚷。一旦成了众人眼里的贫困户,难免被瞧不起,甚至可能影响儿子娶媳妇。但是当“有志脱贫”的动起来之后,留下的贫困人口却出现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问题:有的人四体健全、心眼够数,但就是“安贫乐穷”,吃饱混天黑;有的人不思脱困,反把贫困拿救济当成生计方式,“只想伸手,不愿动手”;还有的为当上贫困户,不惜托关系、找门子,千方百计搞一顶“贫困帽”……
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反思安于贫困的问题,除了贫困户自身精神“矮化”、不思进取的内因外,一些近乎“溺爱”的扶贫举措,也容易助长部分贫困户“耍赖”。比如,有的地方不顾实际,刻意提前脱贫时间表,不惜代价为贫困户“开小灶”奖励和补助,有时几乎是“求”着贫困户配合工作。也有一些地方因为对贫困户筛选不仔细、不服众,扶贫政策被群众视作“吃偏饭”,引发基层群众心理失衡。近年扶贫力度加大,一次慰问金就动辄成千上万元,还有的提供贴息贷款。贫困户的日子过得“很潇洒”,难免会让得不到扶持、生活也并不算富裕的群众心生不满。“羡贫”“乐贫”虽是局部现象,却也充分说明,不顾公平、不管意愿的单纯帮扶,好比剃头挑子一头热,不仅解决不好贫困问题,还会滋生更多社会问题。
俗话说得好,“枪头不快,累折枪杆”。扶贫必先扶志,脱贫必先脱懒,“自甘贫”的思想不消除,“要人富”就要走很长的路。所谓“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脱贫不能一味扶、推着走,需要多出点子而不是多发票子,激活贫困户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更加注重公平因素,完善机制,精准识别,确保各种扶贫资源实实在在用到刀刃上;另一方面也需要评估和反思政策制度层面的不足,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调动起贫困户的脱贫意愿,杜绝“一哭就行,一闹就灵”。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两个扶贫扶志的典型案例。河北省康保县识别贫困户,由村民代表现场评议。谁家是不是贫困户,街坊邻居心里像明镜一样。如此面对面的评议,对贫困户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激励,对其他人来说避免失之于偏也就避免了人心失衡。河北省望都县是地势平坦的农业区,在帮助农户精神上“补钙”的同时,也引导农户把扶贫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激发了农户致富增收的内生动力,告别了“发钱就花、花完返贫”的困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的扶贫政策当然都是好政策,但这是为了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自强不息的困难群众的好政策。摆脱贫困,必须做好思想工作,给扶贫对象精神上补钙、意志上充电。只有在一种争先恐后的脱贫风气下,我们才能通过实干苦干闯出一片天,共同跨入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作者为本报河北分社记者)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