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京鸭血粉丝汤。徐珊珊 摄
近日,一则“南京招牌小吃鸭血粉丝汤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走红网络。5日,记者从多个部门了解到,南京正在为鸭血粉丝汤制定地方标准,对于是否申遗暂未确认。这一网络热点,再度引发了各界对于中国美食申遗国际化话题的关注。
对美食来说,申遗常被认为是走向世界的一大步。中国作为公认的美食王国,中餐申遗早有前例。早在2011年与2015年,中国烹饪技艺先后提交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请,但均未能成功。
江苏省餐饮协会秘书长于学荣认为,中国饮食在海外传播历史悠久、广受欢迎。但如何定位,选择哪一类内容申遗,一直没有形成成熟的意见,而且中国菜系众多,难以取舍,也是申遗难的原因之一。
尽管未能进入世界非遗,在国家级层面,二锅头、酱肘子、烤鸭、涮羊肉……一批传统饮品、菜肴的制作技艺早已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并受到保护。
图为南京鸭血粉丝汤。徐珊珊 摄
“美食一般要从最基础的地区级开始申报非遗,再到省级、国家级、世界级,这是一条非常漫长的道路。”于学荣称,申遗与国际化、标准化都是不同的概念。就美食而言,申遗必须满足三代传承至今、亟需保护、技艺能够传习等条件。
餐饮业内人士认为,与近期“网红”鸭血粉丝汤一样,对于各类中华传统地标小吃,相对申遗而言,更重要的在于制定标准流程。
“制定标准并不是口味千篇一律,而是采取用统一的产品质量和标准方法解决行业问题,进行标准化体系运营。这样才能避免鱼目混珠的现象,也是让中华小吃可以传承有序,让更多人品尝到正宗口味,更好地传播海外。”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相关负责人称。
据不完全统计,自1850年第一家中餐馆在美国开张,海外中餐已有160多年历史。但缺乏统一标准、小散现状成为制约中餐繁荣的瓶颈。
如今,从中华小吃到满汉全席,一场标准化、专业化浪潮正在席卷中餐的方方面面,让舌尖上的中国不断“圈粉”全球食客。(杨颜慈)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