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正文

江西袁州区一对夫妇坚守承诺 奉养非亲孤寡老人25年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5-15 09:22:59

  新华网南昌5月15日电(杨益民)一边是父母早逝、心地善良的夫妇俩,一边是年过八旬、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夫妇俩和两个儿子视老人为“亲大伯”、“亲爷爷”,老人也把他们视为“亲儿女”、“亲孙子”,他们非亲非故却相依为命,生活得其乐融融。这是发生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园岭村的一个故事。

图为刘细根一家与老人刘周三(前排左一)合影。

  夫妇俩名叫刘细根和曾桂萍,口中的“大伯”是寨下镇园岭村新屋组村民刘周三,他无儿无女,以前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

  1993年春,一场暴雨将他本来就破旧的房屋冲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又没有投靠的去处,甚是可怜。当时刚刚20岁的刘细根见刘周三的房屋倒塌,孤独无依,心生怜悯,便萌生出接他到自己身边照顾、共同生活的想法。他对刘周三说:“我父母过世得早,您又从小看着我长大,如果您愿意,大伯,让我来照顾你吧。”一句简单的承诺,成了刘细根坚守几十年的责任。

  那时候,刘细根还未成家,身边的人纷纷劝他:“带着一个无亲无故的老人家生活,心肠是好,但会不会耽误找对象啊?如果姑娘嫌弃你有负担不肯嫁给你,怎么办?”“愿意跟我一起过一辈子的人,不但不会嫌弃,还会跟我一样好好照顾大伯。”刘细根毫不在意,不为所动。

  1994年,他与邻村姑娘曾桂萍结为连理。曾桂萍也是个热心肠的姑娘,回忆起第一次见刘周三的场景,她还历历在目:“那时候我一进门,看到有个老人在做饭,就问细根这是谁,他说是他‘爸爸’。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他承诺照顾的邻居孤老。我告诉他,我会和他一起细心照顾老人,让这句诺言一直坚守下去!”

  “我今年84岁了,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细根夫妇就跟我自己的儿女一样,一大家子人亲亲热热在一起,什么时候身边都有人照顾我。”见到我们,刘周三打开了话匣子,这位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的老人谈起现在的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

  刘细根父母早逝,唯一的姐姐已出嫁,靠他一人打拼,经济非常拮据。婚后,家里又陆续添了两个儿子,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更加窘迫。为了让家里人过得更好,他与妻子经常四处找活干,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

  “我们多吃点苦,供养老人,抚养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今家里日子好过些了,我就留在家里照看,我老公有时在周边做点零活,有时去浙江、河南等地打工。”曾桂萍回忆过去,脸上始终挂着豁达乐观的笑容,昔日艰辛的生活没有让他们疏远,反而让这一家人的心紧紧拴在一起。

  “以前我身体还硬朗时,能帮忙看看孩子,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腿脚也不方便,病痛也逐渐多了起来,全靠细根夫妻俩来照顾。”刘周三说,遇上细根夫妇,真是我的福气。

  “他们夫妇对待老人一直很好,有什么好吃的或者老人想吃什么,都第一时间买来给老人吃。这么真心对待一个无亲无故的人,真是好样的。”说起刘细根夫妇,邻居刘春仔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他说,刘细根夫妇照顾刘周三的事村里人都知道,现在大家都视他们为榜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2016年春节前夕,一家人幸福地搬进了宽敞明亮的三层新楼房。尤其让刘周三老人感到高兴的是,刘细根还出资为他在隔壁盖起了一座房子,了却了老人多年的心愿。

  老人说:“以前我的房子塌了,就想能不能有一天再盖起来。这句话我就跟细根随口提过一下,没想到他记在心上,这么多年过去,他还是努力为我办成了这件事啊!”

  光阴转瞬即逝,当年的小伙子刘细根也已经45岁。如今,大儿子刘伟和二儿子刘雄,都习惯称呼刘周三为“爷爷”,两个孩子现在外地务工,逢年过节回来,都不会忘了给爷爷买上一些礼品。刘周三提起这两个孝顺的孙子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前几天还给我带了几身衣服回来,说要我试试合不合适。我说我老人家穿不了那么多衣服,他们还是要给我买。”

  “以前我们出去打工,大伯帮我们照顾两个孩子,现在孩子们长大了,都知道要照顾大伯。在我们家,对于大伯的照顾不仅仅是一句承诺那么简单了,更是大家发自内心的孝顺了,以前我不后悔,过了几十年,我还是不后悔。”朴实的人从来没有豪言壮语,平淡生活中的小小举动,是她和丈夫早已经将老人视为至亲的情感使然。(完)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