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正文

这个欧洲退休警察为何给广西大山里扶贫工作“点赞”?

文章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8-14 16:30:03

  汉森·尼科·勒内听不懂村民们正说些什么,但凭着人们比划的手势,他很快明白,并坐下来帮助村民们剥玉米。

  事实上,身高一米九、蓝眼睛、黄头发的尼科,刚来到这个中国南方偏远的小山村时,还曾引发一阵轰动,许多村民第一次见到欧洲人。仅仅过了4个多月,尼科已和村民们很熟络,靠着手势或几个简单的单词,多数时候都能交流。

  58岁的尼科曾经是卢森堡的一名警察,一次意外导致他受伤并提前退休。他曾去过中国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一次偶然机会,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旅游时,看了老电影《刘三姐》,影片中青山绿水,竹林披岸,旖旎风光深深地吸引了他。

今年58岁的尼科退休前是卢森堡的一名警察,2012年,他来到刘三姐故乡宜州生活。

  刘三姐是中国古代“歌仙”,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被认为是刘三姐的故乡。2012年,尼科来到宜州生活。这些年,尼科生活很悠闲,钓鱼、遛狗、喝咖啡……但他从没去过农村,也不知道广西大山深处是怎样的。

  直到今年3月,第一次来到广西深山农村的他,大吃一惊,甚至“难以置信”。那一天,有人在互联网上征集志愿者,去宜州农村帮助贫困村民,尼科便自告奋勇,第一次来到乍洞村。

  乍洞村是云贵高原南麓的一个小村庄,进村要途经曲折的小路,路窄得两辆车无法并行通过,四周都是延绵不绝的青山,风景秀美。

  “景色如此美,但村民们却非常穷,房子里几乎没什么物件,有的地方还不通路,与卢森堡的村庄对比,这里要落后许多年。”尼科说。

  乍洞村是典型的贫困村,一些村民住着泥瓦房,全村14个屯还有3个屯不通路。“卢森堡的村庄很方便,但这里道路不通,连摩托车都走不了,肩挑背驮,产业难以发展,东西运不出去。”尼科说。

  在互联网上征集志愿者的人是谢万举,他是当地政府派往乍洞村专门帮助贫困村民脱贫的人,被称为“第一书记”。谢万举想帮助乍洞村的贫困群众种百香果,但村子里许多年轻人都外出去沿海城市打工了,谢万举只能求助志愿者。

  尼科对谢万举非常敬佩,他认为谢万举真心实意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村民。“虽然过程很难,但竭尽所能去帮助这些人,就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尼科说。

  尼科几乎不用扶贫这个词,他认为这是“工作”,尼科几乎每天都跟着谢万举来到村里“工作”。

尼科和谢万举骑着摩托车下乡,在扶贫路上,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

  这几个月来,他们一起种植百香果,打桩、搭架、拉线、栽插、植苗,有时一起勘察地形、修路。他们曾经爬了2个小时山路到山的另一边,每次提起谢万举,尼科总竖起大拇指:“如果不是对他的工作很认可,我就不和他待在一起了。”

  谢万举说,经过努力,他们种植的百香果在网上已全被预订,村民们收入有了保障;没有通路的3个屯,其中2个屯已经通路。

  几个月前,乍洞村不通网络,在谢万举和其他干部的努力下,如今村委会附近已经有了电信信号。

  眼见乍洞村4个月的变化,尼科满怀激动,他指着山坳里连片的百香果架说:“这是我亲眼见到的,变化真的很大,这些baby正在生长,他们会为村民们带来收入。”尼科经常称这些百香果是他的“baby”。

  尼科和谢万举一起住在村里的泥瓦房里,房子是他们自己装修的,如今进村,尼科和村民们不再陌生,他们一起锄草、收蚕茧、干农活,一起吃饭。他很爱这里的生态环境。

  尼科说,他没有去过中国其它贫困的地方,但在乍洞村,他亲眼见到变化,他非常认同“第一书记”谢万举的工作,认为谢万举帮助了这里的穷人。

  乍洞村村委会主任韦永员说,尼科来到村里后,一些贫困户说,连外国人都来帮我们了,我们不能“看热闹”了,贫困村民们劳动意识明显增强了。

  尼科很爱喝啤酒,尤其是冰啤酒。他笑着说,等到村里的路更通畅、农产品能运出去了,他肯定能每顿都喝上冰啤酒了。(记者 夏军)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