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题:温暖,一切为了人民的期盼——重访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考察地
新华社记者
国以民为本,社稷为民而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五年来,无论在哪里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人民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回应民意。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新华社记者近日对海南、内蒙古、四川、河北、吉林、北京等地进行回访发现,人民群众的心愿期盼得到积极的回应,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筑牢民生“网底”:格外关注、关爱、关心各类困难群众
初秋时节,天气微凉。
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隆兴村,五保户骆其良和母亲黄莲珍正在新房里看电视,灶台上炖着腊肉萝卜汤。水电都通了,还可以用沼气,屋子里暖暖和和的。
2013年4月20日,一场大地震摧毁了骆其良和其他成千上万芦山百姓的家。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芦山,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他对簇拥上来的群众说,我们一定要抓紧恢复重建,争取早日让大家搬进安全、放心的新家。
习近平总书记的承诺成为了现实。
包括骆其良在内的芦山地震灾区所有受灾特困户2014年春节前全部搬进新家,新房由政府出资统一修建,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特困群众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以前老房子冬天漏风,现在新房子干净又暖和。”骆其良感叹说。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困难群体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在这里入住的儿童。在和聋哑女孩王雅妮互动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她好好学习、学业有成。当时,小雅妮弯了弯大拇指,用哑语表示“谢谢”。习近平总书记也伸出大拇指学习哑语“谢谢”。
如今,小雅妮已经高中毕业,正在一所美容学校里学习技能。她用手语告诉记者:“习爷爷来到福利院的情景让我久久难以忘怀,这些年我牢牢铭记习爷爷的嘱托,学习本领、苦练技能,将来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院长武文俊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他耐心地询问福利院里孩子和职工的生活状况,就像是我们自己家里的长辈一样。当时恰逢春节将至,总书记向每一个人送上了新春祝福,还特意为孩子们送来礼物,大家都感觉无比温暖。”
武文俊介绍,3年过去,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在孤残儿童养护、治疗、康复、教育和安置等方面均得到很大提升。目前,福利院康复中心对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与此同时,福利院有效拓展了安置渠道,帮助越来越多成年的孩子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破解民生难题: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2013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敬老院。他仔细察看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问他们每月收入多少,住在这里交多少钱,对敬老院的服务和生活满不满意,还有什么意见和要求。
在四季青敬老院,习近平强调,我国老年人口增加很快,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总书记的到来让我感到特别温暖。作为老人,我们想优雅地老去,用积极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74岁的刘进文老人2016年组织了老年模特队,时常在院里进行表演。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正成为一切改革施政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
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地处边境地区,是个典型的朝鲜族村落。走进光东村,空气清新,一座座朝鲜族民房整齐排列,每户人家灰白相间的小围墙外,花团锦簇,小树沿着洁净的石板路向远处延伸。从门球场传来的笑声让小山村富有生机。
古稀之年的村民宋明玉正在侍弄房前的小菜园。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延边考察时,曾到她家与村民们促膝而谈。
走进宋明玉家,村民们和习总书记交谈的照片摆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谈起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宋明玉说:“村里变化太大啦,如果总书记再来我们村,他会很欣慰。”
“两年前总书记来的时候,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总书记说要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去年,我们村家家都有了室内的卫生间!”宋明玉开心地向记者展示着整洁的新卫生间,瓷砖和抽水马桶光洁锃亮,还安装了热水器。
东城镇政府不仅对光东村200多户全面进行了旱厕改造,还将通村的泥路重新修整,铺上水泥路,建起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每到傍晚,村民们就到广场上跳舞锻炼。
不断满足民生新需求: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点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百姓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北京市雨儿胡同30号院,藤上瓜熟叶茂。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来这里看望他的老街坊们。
玉河旁的雨儿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至东不压桥胡同,是老北京的大杂院区。沿着弯曲狭窄的通道,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居民家中察看,嘘寒问暖,关切询问他们工作怎么样、收入有多少、做饭烧什么、取暖怎么办、上厕所远不远?得知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在党和政府关心下有所改善,特别是做饭用上了煤气、取暖用上了电暖气,并且有关部门已经将这片大杂院区纳入了改造规划,习近平很高兴。
60岁的老街坊庄宝回忆,那天中午,总书记和街坊们聊起小时候劈柴、烧煤球,冬天在大院的水缸里接水。
现在,庄宝一家已经搬离了原本“一间屋子半间炕”的老平房,换成了92平方米的大两居。提到新家,庄宝笑容满面:“最想告诉总书记的,就是我们胡同居民的安居梦实现了!”
从教育到医疗,从就业收入到社会保障,从居住条件到精神文化生活,五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民生指标逆势上扬,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新进展。
海南三亚亚龙湾附近的博后村,山海环抱间有一片美丽花海。博后村是一个黎族村庄,由于村里土地多为盐碱地,农民种植瓜菜和水稻效益不佳、增收乏力。2009年,兰德国际玫瑰谷发展有限公司进驻,向博后村租用集体土地近2000亩,改良土壤后种植了上千亩玫瑰,吸纳农村劳动力入园就业。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时曾来到这里,和企业聊发展、与农民话增收,留下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深情嘱托。
习总书记在玫瑰谷办公楼前和员工们交谈时,接过员工李玉梅递来的斗笠戴在头上,留下令人难忘的温馨画面。李玉梅说:“习总书记问我家庭情况怎么样,还给我家算账。”
李玉梅家住大茅村,来园区打工前,家里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水稻和瓜菜,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和供孩子上学。来到玫瑰谷后,她从事修花、锄草等工作,丈夫也在园区工作,如今两口子月收入加起来超过6000元。
产业园还带动周边农村形成新业态,博后村如今开了13家玫瑰特色民宿。今年1月,村民谭中仙和亲戚把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足不出户吃上了旅游饭。民宿30个房间入住率达90%以上,每逢节假日一房难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一定能乘风破浪、奋力前行,开创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记者:胡浩、董小红、彭源、薛钦峰、乌梦达、白林、林苗苗、罗江、王民)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