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相关采访中提到,“实施振兴乡村战略,必须抓住‘钱、地、人’等关键环节”。对于“钱、地、人”三个环节的障碍怎么破?思客综编多位农业、金融领域的专家观点,听听他们的建议。
人才是乡村振兴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
韩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中央一号文件对于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有全面的谋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重点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要求确保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
第二,农村金融要回归本源。根据部署,下一段还要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起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考核评估办法。要通过这些政策性文件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第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一号文件提出,要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集中力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高标准农田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郭鸿(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
一是解决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加快乡村金融服务网络建设,强化金融科技运用,优先解决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基础金融服务可得性,提升服务便利性,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二是支持农业发展提质增效。金融要积极顺应农业农村经济的深刻变化,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在支持现代农业、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结构加快调整、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领域,发挥连接供求的桥梁作用。
三是服务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金融服务要适应农民收入提高、需求升级的新情况,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特别是要针对农村消费升级新趋势,更好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需求。同时,也要探索针对广大农民在城镇化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再就业过程中的金融支持新路径。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这给投资者带来了进入乡村获得收益的机会。在这样的乡土社会中进行创业创新投资可以获得大量的机遇,也可以缓解城市投资市场过度饱和的局面。
吴立(天风证券农业首席研究员):
农村土地资本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然之路。农用地的资本化是从农村承包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赋予其融资担保权等权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则将通过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等方式让农民享受到土地增值收益。此次文件中提出的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就是明确的政策信号。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这是中央首次提出宅基地的“三权分置”,为产权流动奠定了基础。目前农村宅基地有2亿亩左右,其中三分之一闲置,预计未来流转会加快,随着宅基地抵押贷款试点的跟进,金融部门在农村的资金投放也有了抓手。接下来宅基地“三权分置”会有更细化的政策出台,这块想象空间巨大,机遇很多。
魏后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乡村振兴是要把农村闲置宅基地与农房等各种闲置资源激活,激活以后可以做一些文化、旅游、休闲等开发,例如特色小镇的建设与乡村振兴就有紧密联系,但是去大量建别墅的话,现有的政策是禁止的。
余振国(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
“‘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意味着‘去农村租房’更有保障。”宅基地“三权分置”对于打好脱贫攻坚战、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等都将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
徐洪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
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权,城市人参与到对宅基地的利用中,既能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改变农村空心化现象,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魏后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人才是乡村振兴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现在农村的人才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一定要鼓励城市各种各样人才到农村去。
李国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人才双向流动起来。可以“走出去”,也可以“留下来”,同时可以“引回来”。要创造条件让农村的产业留住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更有人气。
徐小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
目前是尽全党全社会之力支持乡村发展,通过进行农村的体制改革,落实十九大的新提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这些部署力度都很有针对性。现在一些农村都成了空心村,如果乡村振兴了,这些村就不空了。这一系列的改革中有培训农村人才,让爱农村、懂农业的人才去振兴乡村。(来源:中国新闻网、经济时报、上海证券报;编辑:熊丽君)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