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大国外交:国际社会齐点赞(奋斗新时代)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11 09:05:31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8日上午10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为记者们举手争取提问机会。翁奇羽摄(人民视觉)

  

3月10日,在广西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曾光安代表(左)和黄花春代表讨论“两高”报告。
翁奇羽摄(人民视觉)

3月10日下午,江西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
翁奇羽摄(人民视觉)

9日上午,安徽代表团全体会议,代表们在讨论审议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孙 振 徐国康摄影报道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8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世界主要媒体对记者会进行了充分报道,海外各界人士积极评价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认为中国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纷纷为中国提出的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概念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点赞。

  倡导相互尊重

  共建合作共赢

  2018年中国外交的大幕已经拉开,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将为中国自身发展营造更好外部环境,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更多正能量。中国将进一步拓展广阔的格局,把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中国外交的总体方向和目标。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说,世界持久和平的实现需要各国同意从根本上改革国际关系模式、实现国家间平等。中国提出的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正确义利观等思想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中关系研究与预测中心高级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国提出的所有倡议都是非对抗性质的,不是为了加剧冲突,而是提供正能量,为完善现有国际秩序作出贡献。

  巴拿马大学教授、国际法专家胡里奥·邱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正确义利观对处理国家间关系、完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义务与利益之间的正确分配不可或缺,希望这些理念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叙利亚作家、中国问题专家阿姆鲁·梅克达德说,与一些西方大国固守冷战思维不同,中国主张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解决世界经济难题和政治分歧提供了中国方案,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刚果(金)金沙萨大学国际关系和政治学教授恩凯雷·恩汤达说,中国秉持真实亲诚的理念与非洲国家开展合作。中国对非洲援助着眼于改善民生和提升非洲自主发展能力,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是平等互惠且具操作性的。

  完善全球治理

  共享发展繁荣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秉持这样的信念和担当,中国将在为自身发展营造更好外部环境的同时,放眼全球、胸怀世界,与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经济合作与贸易主管杰弗里·汉密尔顿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令人激动的治理理念,更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行动纲领,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系非常紧密,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苏丹国际问题专家阿卜杜勒-拉齐克·齐亚达说,中国在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中国展现其大国担当的又一体现,这一理念对解决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阿富汗政治分析人士古拉姆·达斯特吉尔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心愿,相信中国能够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创造更多交流机会,注入发展活力。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就是最好的例子。

  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纳德胡姆·朱布里说,与某些国家推行助长分裂和冲突的政策不同,中国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必将极大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斐济南太平洋大学经济学院高级讲师尼莱什·贡德尔看来,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和伟大实践。“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及‘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推动新型安全

  共塑持久和平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把维护国际和平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今天的中国,将顺应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期待,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建设,更加建设性地参与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更加有效地与各方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秘书长盖琳说,原有的安全观通常带着狭义的对抗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则打破了这种思维,以统筹兼顾的方法破解安全难题,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并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安全。

  在非盟和平与安全事务委员斯梅尔·谢尔吉看来,新安全观是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的一种经验模式。相比西方安全观,中国的安全观更为重视经济发展对于应对安全挑战的重要作用,各国应该借鉴中国的经验,在推动发展方面多做努力。

  英国48家集团副主席基斯·班尼特说,中国的安全观与发展观紧密相连,不是基于“零和博弈”思路,而是基于合作共赢原则,并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得到体现,为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提供了中国智慧。

  墨西哥中国问题专家阿德里安·西斯内罗说,中国的新安全观兼顾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内容,充分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和需求,是基于合作互利、避免使用武力的新型安全观,对解决当今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土耳其萨班哲大学伊斯坦布尔政策中心研究员阿尔泰·阿特勒认为,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的当下,中国提出新安全观意义重大。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唯有团结起来才能应对全球挑战。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