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正文

“服务区”添堵,是真的“管不了”吗?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1-13 16:07:34

灰色“服务区”,监管都到哪去了?

期刊论文成“马屁”,学术尊严岂容侮辱?

“电子封条”上场,“司法+技术”让老赖无缝可钻

……

  新闻速递:一碗热水要5元,上个厕所要2元,饭菜商品成倍高出市场价;找个座位休息也要20元茶位费,所谓“空调房”是个有上百床位的大通铺,且存在明显的消防安全隐患……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许多长途卧铺大巴车停靠灰色“服务区”、给返乡之人添堵的现象,引发网上热议。当记者向多个相关部门投诉时,得到的回复是“这属于运输管理部门职责,我们管不了”“你可以选择不吃饭”“这个饭店我们管不了”。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返乡路上,群众碰到的种种暖心事、糟心事,都会成为观察一个城市治理水平的窗口。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不仅需要砥柱般的责任意识、担当作为,还需要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以环环相扣的接力治理打响城市的品质品牌。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是让制度刚性形同虚设。涵养责任意识,保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让社会治理的目标可见,让干部的担当作为情况可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就更为强烈。

  新闻速递:日前,一篇7年前发表的、名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却为奉承导师与师娘的文章引发群嘲。涉事期刊《冰川冻土》编辑部承认刊发前审核不严,将对该文撤稿,并郑重致歉。期刊主编程国栋申请引咎辞职。

  新京报:这篇“雄文”出现在一个令无数研究生求上不得的核心期刊,不啻为学术之耻。如果说抄袭是最表层的“不端”,那么这种披着学术外套、占用学术资源搞导师崇拜的现象,恐怕是更深层次的“不端”。这不仅是对孜孜不倦搞研究的学者的不尊重,更是对学术的侮辱。对此文撤稿后,还需启动调查,对文章的审核、刊发过程进行回溯。期待相关方面以彻查回应舆论质疑,给社会公众、给严肃学术圈一个交代。

  新闻速递:近日,湖南长沙芙蓉区法院启用“电子封条”查处一处涉案房产。与纸质封条不同,“电子封条”可对被执行人房产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和取证。当有人试图破坏封条时,设备会立即播放法院的警告语音,并拍下破坏者照片及时传至执行法官手机。“电子封条”上有一个二维码,被执行人通过手机扫描,可详细了解房屋被查封原因及解封方法。

  北京青年报: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强制措施的支撑,将让“电子封条”像高悬的利刃那样时刻产生威慑效应,进而让老赖认识到耍赖没有出路,强力提升执行权威,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完美结合的“司法+技术”无疑能够极大地压缩违法失信者的活动空间,让司法权威得以强力维护,让胜诉者的权益不落空。

  新闻速递:许多在城市职场打拼的年轻人,每逢过年回家,都要默默承受财产的流失、攀比的伤害、逼婚的压力、“逆耳”忠言的扎心。“春节社交恐惧症”以及“恐年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真实写照,近乡情怯也未尝不是一种隐痛。

  半月谈公众号:亲情是人们身心疲惫后的避风港,交流的隔阂,需要双方共同打破。年轻人要主动见识地方新风貌,老一辈要了解时代的新发展理念。面对家乡父老的“灵魂拷问”,年轻人要多一些理解与宽容,不要过度敏感;父母长辈在询问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话题“边界意识”,而不是只顾着满足自己的需求与面子,而忽视年轻人的感受。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