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疆●兵团频道 > 要闻 > 正文

新疆牢记习总书记重托:精准发力拔穷根 久久为功奔富路

文章来源:人民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3-10 09:51:45

53.7万

2018年,新疆坚持把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全年共有53.7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已降至6.51%。

92.3%

2018年,新疆继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投入扶贫资金334.11亿元,其中南疆四地州占92.3%。

        2017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南疆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实施好农村安居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善农牧区和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2017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两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天山南北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疆各地结合贫困地区实际,从发展产业、综合社会保障兜底、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因地制宜、灵活施策、精准发力,各族群众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努力奔跑,勇敢追梦。

政策兜底,百姓生活不愁了

二月底的新疆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白雪皑皑,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和往常一样,挎上包,揣上馕,牵着牦牛,和边防军人一道向大山深处走去。

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的山口,这些山口就是护边巡逻的重点区域。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在近70年的时间里,拉齐尼一家三代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护边员,巡逻足迹遍布这里的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

“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拉齐尼常说,护边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边疆的稳定,哪有我们牧民的幸福生活。

2018年,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有了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拉齐尼去了很多农牧区走访。他说:“我们那里农牧民已全部住进安居富民房,每个村都有了幼儿园,孩子们能享受到免费教育。”

谈及生活变化,拉齐尼说,10多年前,护边补贴一个月只有150元,现在每月2600元,家里生活有了保障。此外,现在县里所有护边员都享受到了国家惠民补贴、草场补贴、社保医保等,人们生活都有了极大改善。

拉齐尼生活的变化,是新疆开展政策兜底扶贫的一个缩影。在脱贫攻坚中,新疆下大力补短板强弱项,织密民生保障网,兜底保障困难群众,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兜住贫困底线,让群众远离贫困,新疆注重发挥扶贫、医疗、教育、民政、人社、住房、环保等行业部门资源优势,针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返贫反复等突出问题,采取靶向治疗、精准施策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了“两不愁、三保障”长效机制,为实现全面脱贫摘帽夯实了根基。

自2017年起,新疆实施了“五个一批”工程和“九大惠民”工程,实现了政策保障全覆盖。截至2018年底,新疆22个深度贫困县32万名兜底脱贫对象全部纳入低保范围;落实全民免费健康体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病保险全覆盖;实现南疆四地州城乡一体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6.8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房全部竣工。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新疆正不断加大项目资金筹措力度,推进兜底保障项目建设,扩大社会服务供给,增强兜底保障能力,进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民生福祉,枝叶关情。当一项项民生承诺,兑现给了万千百姓,犹如一道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新疆各族困难群众的生活,也为脱贫摘帽筑牢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路修好了,农产品更好卖了

政策兜底只是将一部分贫困群众“扶上马”,如何让更多的人走得“更远”,还在于精准施策的进一步推进。

2018年8月1日,G3012墨玉至和田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记者 韩婷 摄

2018年,和田地区墨玉县幸福农产品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销商阿布都阿力力·巴拉提一家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自从墨和高速公路修好后,他的红枣和石榴订单量节节攀升。

“高速公路没有修通前,因为交通不便,农产品运量没法往上提,产量也就上不去,2018年和田首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真是一条致富路。”阿布都阿力力说。

同样,新疆和田果之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明也对墨和高速赞不绝口:“原来两地往来走的是315老国道,二级公路时速80公里,部分路过村庄的路段时速40-60公里,全程跑下来需要两个多小时。墨和高速时速120公里,全程仅需40分钟。”

“这条高速开通,我们和当地农民是直接的受益人。路修好了,农产品好卖了,采购量也就上去了,当地农民种植特色农产品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更高了。”关明说。

“墨和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新疆所有的地州市全面迈入了高速公路新时代。这是补齐群众出行服务短板的内在要求,也是新疆交通运输打好脱贫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为促进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李志农说。

全疆道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资料图

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贫困村经济发展、影响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难点,也是贫困人群叩开小康之门的“拦路虎”,更是脱贫攻坚战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

自2017年以来,新疆在脱贫攻坚行动中,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道路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基础设施扶贫,积极破解农村发展瓶颈,组织实施了一批关系百姓福祉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作为农村经济的“生命线”,交通通畅是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保障。据统计,2018年新疆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12462公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为农村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持续完善的新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强产业,农民的日子更红火了

刚刚过去的春节,喀什地区疏附县阿亚格曼干村格外热闹。年前,家家户户贴春联、福字;年中,大家一起吃饺子,大联欢;元宵节,又是欢快的节目和香甜的汤圆……浓浓的年味儿,让这座已经实现脱贫的村子显得越发有活力。

阿亚格曼干村村委会里的心形照片墙,记录着当地扶贫重教的点点滴滴。任成琦摄

“总书记来过之后,村子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靠着党的好政策,好多人发展特色产业,摘掉了穷帽子。”今年86岁的老党员奥布力·阿西木感慨地说。

2014年4月28日上午,在新疆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阿亚格曼干村看望干部群众,就中央政策的落实情况与大家交心交流。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阿亚格曼干村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通过发展庭院经济、特色种植等产业,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2016年底,该村2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就是其中之一。这几年,阿卜都克尤木的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家里养了两头牛,现在养了17头牛、11只羊、120只鸽子;牛羊圈以前连着生活区,现在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分离,整洁卫生;菜地里新建了拱棚,瓜果蔬菜四季飘香。

“别看我们这个院子不大,一年的收入有三四万元呢!卖一头牛至少能赚3000元,一年出栏两次。2016年,我的家庭总收入才1万元,现在超过7万元。”掰着手指算起收入账,阿卜都克尤木很有底气。

要想脱贫快,全靠产业带;要想稳脱贫,产业要先行。阿亚格曼干村发展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经验在全疆已不是个例。近年来,新疆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完善产业扶贫政策,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依托,不断拓宽贫困群众脱贫路径。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说,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一号文件增强了我们做大做强合作社的信心,农户增收将迎来更广阔的空间!”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泽菇农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艳清激动地说。

2010年,王艳清带领8户村民成立了泽菇农畜产品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农作物的种植和深加工,并采用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的方式与农民合作,加入合作社的农民能拿到土地流转费和分红,还能在合作社打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如今,该合作社社员达160户,平均每户年增收5000元,带动500多农户从事相关产业。

近年来,通过“先富帮后富、北疆帮南疆、兵团帮地方”机制、“访惠聚”驻村工作、千企帮千村行动及援疆资金与项目,集中向扶贫产业聚焦发力,一大批适合新疆区情尤其是南疆四地州发展特点的蔬菜、林果、养殖、服装服饰和旅游等产业项目“遍地开花”。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疆共梳理形成29类产业扶贫实名制项目清单,开展庭院整治43.53万户,成立合作社381家,建设冷藏保鲜库142座、牲畜棚圈1.6万座、养殖小区110个,落实特色林果提质增效计划22.58万亩,建成卫星工厂175个,建成乡村两级电商服务站195个。一批产业扶贫项目落户贫困地区,有力促进了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持续增收。

2018年前三季度,全疆深度贫困县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7.22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批贫困群众投身特色产业,过上了富裕幸福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吃上“旅游饭”,脱贫致富路更宽了

“自从成了一名旅游从业者,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打算再添置几辆‘马的士’在景区拉客。”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刀郎部落景区内处处充满着暖意,农民玉素甫·阿不都卡迪尔看着自家在景区跑运输的“马的士”供不应求,喜上眉梢。

景区的刀郎歌舞表演。 图片由刀郎部落景区提供

刀郎部落景区是阿瓦提县旅游扶贫重点项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祖祖辈辈以种田放牧为生的农牧民和玉素甫一样,放下农具牧鞭,吃上“旅游饭”,由贫困户转变为经营户、上班族。通过“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等形式,发展全域旅游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新疆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依托新疆优良旅游资源,深耕绿色优势、冰雪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如今,全域旅游与精准扶贫攻坚不期而遇,形成了“1+1>2”的倍增效益。

旅游扶贫是一个扶贫扶智的过程,目标是彻底拔掉穷根。围绕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自治区多措并举提升乡村群众旅游就业技能,拓宽增收致富途径。

全疆旅游行业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推进旅游+休闲农业,升级乡村旅游产品,建设旅游扶贫项目,带动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就是典型之一。

资料图

不少国内外游客慕名来到和田地区于田县的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透过库尔班·吐鲁木的生平简介、历史照片、有关文献和实物,回顾着历史,去了解“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

如克亚木·麦提赛地是库尔班·吐鲁木的重孙女,也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目前在纪念馆担任讲解员。她说:“这几年,家乡变化很大,依托党的好政策,老百姓都奔上脱贫致富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要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近年来,于田县在着力打造以弘扬库尔班·吐鲁木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的同时,立足本地红枣和红柳、大芸等特色林果资源,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大产业支持和项目支持力度。

此外,为了帮助参与旅游的群众掌握就业技能,新疆人社部门制定出台了《自治区旅游产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规划(2018—2020年)》将实现旅游产业三年带动10万人就业、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旅游业新增就业1万人的目标。

同时,新疆旅游、扶贫等部门按照国家相关部委安排,以新疆旅游扶贫示范县创建及致富带头人评选为抓手,研究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扶贫示范县标准》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富民致富带头人标准》。

随着时间推移,新疆旅游带动扶贫成效日益显现,近3年,旅游直接带动11.45万人就业,间接带动40.03万人就业。其中,直接带动贫困户1.2万户、2.17万人就业,间接带动贫困户2.06万户、3.94万人就业。

“十三五”期间,新疆还将支持建设一批旅游特色镇(乡)、村,培育旅游扶贫示范县(区)20个,支持全疆建档立卡的600个适宜发展旅游的贫困村发展旅游业,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到100万人,带动3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相关报道

代表委员话脱贫:同心拔穷根 追梦新时代

图解:2018 新疆亮出脱贫攻坚成绩单

大视窗